按:暂时没空写新故事,发一点读书笔记碎片凑数。
赵国似有将军为相邦的传统,比如乐毅、廉颇、田单、李牧,还有一些王族出身的将军就不一一罗列了。秦国也有出将入相者,不过情况有所不同。
商鞅实际上权兼将相,但他变法的时候,秦国官制没有彻底改革,正式官职既无相邦、丞相,也无将军。他以左庶长主持变法,后又升为大良造领兵出征。不是由武将入朝主政,而是主政大臣亲自领兵。与赵国传统相反。
魏国阴晋人公孙衍,在秦国当过大良造,后来回到魏国。他可能刚好错过了秦惠文王始设相邦的改革。相邦之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秦国的开府相邦,最初的职能相当于唐朝三省+汉朝大将军,权力很大。后来秦武王增设左、右丞相,分相邦之权。“丞相”之“丞”,同县丞、郡丞之“丞”,都有副手的含义。只不过后来丞相逐渐取代相邦(汉改称相国)的生态位。后话不多展开。
秦惠文王弟严君樗里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号称“智囊”的人。这位宗室名将亲历了秦国官制改革,当过庶长、上郡守、丞相、相邦。他晚年为相邦时,秦国才有以“将军”为正式称呼的武职。但是,庶长、郡守等官也要带兵打仗,常被时人俗称“将军”。说樗里疾出将入相也不为过。
张仪被秦惠文王聘为相邦,领兵攻过魏国。甘茂以左丞相身份带兵打宜阳之战。这俩跟商鞅的情况差不多,主政大臣带兵。
秦昭王的舅舅魏冉、芈戎,是目前史有明载的秦国最早以“将军”为正式官职的人。到了邯郸之战以后,秦国武将大多在史书中被称为“将军某”。
顺说:秦国官制改革有一条隐线:旧式的庶长、商鞅变法时兴起的尉官、疑似秦武王时期始设的将军,三个官职体系在秦国变法过程中博弈,促使高层不断重新分配职权。
秦尉官体系,最基层的是县尉,往上有郡尉,京师地区有中尉、卫尉,边塞有级别较低的城尉,以及与郡尉、中尉、卫尉同为二千石大员的备塞都尉。还有一些如车骑尉(汉时改称车骑将军)等特殊高阶武职,以及校尉等中阶武职。最高阶的太尉疑似出现在秦昭王后期,白起领兵之时。秦中尉和太尉是两个不同来源的职务。秦郡尉和中尉同源,出自邦尉(即国尉)。秦统一前,郡尉称郡邦尉,即中央派驻该郡的邦尉。中尉其实就是最初的京师之邦尉。邦尉(国尉)因先秦传统把京师地区称为“国”而得名。郡邦尉是其复制粘贴到郡的产物。“中尉”叫“中”,是为了与“郡尉”之“郡”相区别。从出土秦印玺封泥文字来看,秦太尉并非由邦尉(国尉)升级而来。其地位在众尉之上,估计是为战争需要而设,最大的可能是秦昭王为了让名将白起全权负责扩军备战而新设。
初步推断:尉官武职体系是商鞅变法时用于分割庶长集团军权用的,对应了战国新兴的郡县普遍征兵制。“尉”的源头应该是晋国军制,晋国有上、中、下三军,设军将、军佐、军尉。军尉掌管部队作训、军纪等事务。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军制依然受晋制影响。商鞅参考了晋魏系的军尉制度,将其转化为郡县常设武职(注:商鞅时代秦国还没正式设郡,但体制进化的框架已经成型)。秦国由县尉主持征兵练兵,后来又以郡尉组建郡兵,弱化了庶长对军事的控制。庶长最终从爵职一体虚化为纯爵位。
至于将军。从现有资料来看,秦国正式常设的将军最初是用来在咸阳拱卫王室的。似乎跟中尉、卫尉不在一个系统。当然,另一个可能是,卫尉这个角色在秦昭王初年还没出现。魏冉、芈戎等将军应该是禁卫军指挥官,后来也有领兵出征。(注:司马错、白起等名将,是尉官系统出身。)
魏冉由将军迁为丞相,在樗里疾死后为相邦,可谓出将入相。这俩人跟商鞅、公孙衍、张仪、甘茂以主政大臣身份带兵的路径不一样。后四人是外邦客卿,他俩一个是外戚,一个是宗室。
再后来,秦国的相邦、丞相,主要是外邦客卿与宗室外戚。几乎没有将军、郡尉、中尉出身的。赵高游说李斯改立胡亥时说,扶苏即位肯定会以名将蒙恬为相。但此事没发生,不确定蒙恬会不会出将入相。
总之,秦国相邦、丞相带兵远多于武将入相,武将入相者往往是宗室外戚。相比之下,赵国无论是宗室外戚还是布衣武士,都有可能由将入相。
究其原因,可能是秦制演变过程较复杂,各方势力博弈更激烈,布衣武将更专注于军事,不太能跟宗室外戚(顶级贵族身份特权)和外邦客卿(百家学子的知识优势)争相位。而赵制相对粗简,军改多于政改,也不乏老晋国时中军将为正卿摄政的政治遗风影响。朝野对武将为相的接受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