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认识完精力管理的金字塔原理之后,就要开始了分层的学习了。首先是最底层的精力。
精力问题在先天因素不可改变之外,后天能做的就是运动、饮食、睡眠、疾病4个方面。
我们下面先来说说运动。
如果你的体质比较好,那就先来一个50次的深蹲,测试一下,如果能做完,说明你的体质不错,如果完成不了,那就要注意一下运动方式的选择了。
为什么运动能使人精力充沛呢?因为人在运动的时候,耗氧量和能量的消耗都开始大大增加,血流速度加快,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生长激素,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给大脑提供充分的氧气和葡萄糖,并且快速清除代谢的废物。
我们可以看到经常坚持身体锻炼的人,不仅精神头足,说话声音洪亮。而且办事也十分有效率。如果干活的时候给你搭配两个病殃殃的人,你不急死也会气死。
在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处在食物十分匮乏的状态,瘦是一种常态,所以人们以肥为美,特别是在唐朝时候。
在近代,工业革命在现代科学的加持下,人类的食物极大的丰富。食物从匮乏转到了盈余。以前,大多数劳动人民要在地里去刨食吃,日复一日的劳作。而现在,普通人下馆子,甚至家里打个电话,能满足口欲的食物就会送上门来。食物的获取极大方便的,真是人在家中坐,美食天上来。
生活条件是好的,但是劳作了1万年的基因不干了,于是高血压,糖尿病找上门来。医学上称这种为失配性疾病(我们人类的基因和外在的环境失去匹配所导致的疾病)。
在食物能量匮乏的时代,我们为了防止能量能量过度消耗,我们用好吃懒做的策略来提高我们的生存几率,运动寻找食物是个主线,懒做是个补充。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在于静止,如果你也想学学一动不动的长寿乌龟,那等你下辈子转世投胎成乌龟再说吧,转世的时候可要瞄准一点,如果不小心转成甲鱼,还没有开始你的长寿之旅,就跑到了国人的餐桌上,那可就糟了。
闲话少说,回到主题。
说到运动,那么运动的标准是多少?
世界卫生组织对18岁至65岁的成年人的推荐标准是: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天半小时,一周五天。
如果你的要求更高,那就是每周300分钟,一天一小时60分钟,每周五天。天数不变,运动量翻倍。
这里有一个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的概念,什么叫中等强度:中等强度就是你的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就是220,减去你的年龄。每天运动的时候,把心率保持在这个速度的时间超过半小时就行了。如果你想说你的数学老师死的早,没学好,看了半天也没有看明白,那我给你指两条路,一个是地下去找你们数学老师重新学一下,另一个就是买一个智能手环带上。
文章看到这儿,我就当你对运动已经感兴趣,而且准备去跃跃欲试了,下面就说说运动的习惯和细节,简单的3点:
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设立具体目标,建立反馈机制
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见缝插针的运动
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不难,爱动的就练练跑步和拳击,好静得做做瑜伽或太极。跳绳,踢毽子,打乒乓球,羽毛球,都可以,简而言之,行动起来再说,要借助器械尽量简单可随身携带,先把这个习惯养成再说,万事开头难,坚持一段时间,有了好的反馈,得到一些益处,就好了。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smart原则,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有时间限制的目标。这个思维也可以用在我们的运动习惯养成上,比如每天跑1万步,用手机去测量步数,在多长时间完成? 或者每天早上半个小时打一趟太极拳,就像每天上班打卡一样。这样更利于习惯的形成。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我买了个电子秤,每天去称重自己的体重变化,就像看股票的k线图一样,看每月体重的波动,半年并没有刻意去减肥,却瘦了10斤左右,这个方法确实值得一试,我选择的是时间从春天到夏天,如果选在秋天贴秋膘的时候,效果会大打折扣。
就像现在我们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一样,我们也可以用利用碎片时间去锻炼,作者在这里介绍了一个一分钟的高强度训练,每天做一分钟高强度的骑自行车,间歇训练,每周坚持做三次,一个月就是12分钟的训练,它能让你的血糖水平降低15%,快速代谢状态能坚持48小时有效,坚持三个月的高强度训练,人的海马体会增大,记忆力也能加强。
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中有一个叫八段锦,它对时间场合人员都没有什么要求,随时随地可以做,随时随地可以停。作者也有推荐,有兴趣的可以去上网搜一搜,现在把它的口诀附下: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攒拳怒目增气力,双手攀足固肾腰;
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本文来自得到精品课,张遇升的《如何成为精力管理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