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学会的三件事:知道如何去选择,明白如何去坚持,懂得如何去珍惜。
2
出生顺序效应是大众心理学作家喜爱的话题,比如约翰·布拉德肖曾详细说明了老大、老二、老三的人格差异:老大能够做决策,他的价值观也许跟父亲的一样,也许截然相反……他们善于与他人交往……老大在自尊发展方面有些麻烦……老二通常与系统的情感维系需求相关……他们会快速发现“背后的阴谋”,但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老二常常给人天真和茫然的感觉……老三跟系统的关系需求直接挂钩……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事实上他们很在意。他们经常陷入矛盾之中,难以作出选择。——摘自《教养的迷思》
3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认为导致愤怒、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原因不是外部刺激本身,而是你应对刺激的“信念体系”。焦虑公式:A×B=C(A代表不利事件,B代表信念体系,C代表情绪。在A既成事实不可更改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B,来改变C,也就是不良情绪的大小。具体步骤是通过D(质疑),来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4
空篮打水
有一对爷孙,每日清晨,都早起念书。
一天,孙子问:“爷爷,我每天像您一样读书,可是我并不懂,而且合上书就全忘光了。这样读书有用吗?”
爷爷没说话,转身拿了一个平日盛煤炭的竹篮递给孙儿:“你去给我提一篮水回来。”
男孩试了好多次,可每次在他飞跑回家之前,水都会漏空了。
看着孙儿筋疲力尽的样子,爷爷笑着指了指竹篮,孙子这才发现竹篮跟之前不一样了,从里到外都变得干干净净。
多读书,哪怕不理解、记不住,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你,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心。
正所谓,世上没有无用功,竹篮打水也不空。
5
都说宝宝在没有来到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和上帝在天上挑妈妈,宝宝看中了你的话上帝就让天使护送到你的肚子里,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宝宝也有多爱你,所以请你好好对待自己的孩子,多花时间陪伴她,虽然现在的社会手机变得好玩了,网络变得有趣了,但是还是要请你放下手机,多多陪伴自己的孩子,听听孩子内心最纯真的声音,不要说你忙,这只是你不想陪孩子的借口,宁愿目不转睛的盯着手机,也不愿意陪孩子做游戏。
6
小草不和大树比高矮,清茶不和咖啡比品位,做人不和别人比生活,你有你疲惫的追求,我有我平常的快乐。这一生,怎么活都是活;这一世,哪样过都是过。总守着别人的地图,找不到自己的道路;总盯着别人的生活,看不到自己的幸福。一山望着一山高,永远不会满足。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永远都会贪图。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让家庭安安稳稳,对朋友真真诚诚,让心情高高兴兴,对生活充满激情!
7
很多人都有梦想,但有梦想并不代表这个梦想就是你的,你要为梦想付出行动,梦想才有意义。否则,再美丽的梦想,也只是海市蜃楼,或者说是幻想,不会有什么结果。行动是梦想的起点,如果你愿意梦想成真,现在就行动起来吧!
8
青春不是叛逆而是代沟,在大人眼中,青春期的孩子也许不再乖巧听话那是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做法,而大人却把他们所谓的经验教给我们,代沟往往会让二者之间有了更大的矛盾,孩子会恨你,请大人们换位思考,这往往是最难也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9
突然好想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依靠任何人,只就带着自己的心,自己的手足,自己的眼睛,自己的一切。一场不经意的遨游,为心中的期许画上一个飞翔般的叹号!
10
我个人觉得,学历和能力,其实都只是工具。生意人往往上能跳龙门,下能钻狗洞,成功的生意人,我更佩服。
11
请释放你的感觉,如果你想用身体来发泄,就找几个枕头来,打枕头,不用害怕,表现你的愤怒,不必觉得羞耻或有犯错的感觉,请记住,感觉反映了我们的思想,感觉是由某种思想引起的,我们何时能释放感觉,就能为美好的事物腾出空间。
12
婚姻制度可能消亡。当然,是“ 婚姻去制度化 ”,而不是消除婚姻。
美国社会学者克莱能伯格研究发现:美国成年单身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一半,数量已超过核心家庭,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
北欧与日本也是如此,单身人口激增,更多人选择同居、契约同居或群居,用以替代婚姻这一合作形式。
刘瑜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自由人的联合体”,即,未来的男女很可能会像《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爱情公寓》、《奋斗》里的青年男女一样组成一个“和谐公社”。
大家并不一定上床,也不一定财产共享,而是基于当时的道德标准自行签约,制定规则。如果不适应,可随时退出。如果找到了共度一生的伴侣,两人也可告别盟军,自己去创造二人世界。
因此,这种结合形式更自由,更丰富,更人性化。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扯淡吧,那么多夫妻不还是好好的,那么多男女不还是去领证,那么多情侣都希望给对方一个家……
是的,没错,但是,我们讲的不是个体目前的选择,而是一种人类社会的规律。
13
选人,选高情商[强]
因为高智商不一定有情商,而高情商,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情商高,智商却不高的。
用一个标准,就选了一个综合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