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直到高中,都很喜欢看书。高中时,不管学习再忙,午休前都会花半个小时看会文言文版《史记》。上了大学,断断续续又重温了几遍《三国演义》。不过细想来,学生时代,除了应付语文老师写读后感外,都不曾写过读书笔记。
为什么现在要写?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维。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省即是梳理思维,写是省的形式之一。现在从事市场工作,公司也要求写市场软文。
写作可以记录时间。时光流淌,唯有文字和相片能留住点什么。刚读完一本时间管理的书,主人公亦是一个爱写作的人,不但写学术文章,还写回忆录,追忆家人同事,感恩过去。这一点深有感触,后续也慢慢写回忆录,留住生命中重要的那些东西。
写读书笔记,即是总结全书精华的过程。世上书籍浩如烟海,读书效率很重要。前些年读的书,现在仅记得书名,等同于白花了当时的时间精力。不但要择书而读,而且要每读一本吃透一本。如何吃透?读书笔记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书买回来仅仅堆在书架,只能说拥有书的财产所有权,不能算拥有了书中的知识。只有对书进行阅读,总结,提炼并加以实际运用,才会将书中内容潜移默化为自己拥有的知识。
写读书笔记也是一个总结素材,给自己喝墨水的过程。读的多,消化吸收的多,见识就多,思想就更深刻。时机来时,更有能力抓得住。
写作,只为重拾昔日文笔。想起小学时自己的作文被老师当作优秀作文收藏,一直到现在,村里的娃上课都会听他们的老师念我当年的作文,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中学时获过几项作文奖,老师同学口称“才子”(虽然有几分言不符实,不过容我窃喜一下)...原来曾经我也是一个爱好写作的人,不知不觉落下多年,现在是时候动笔了。
怎么写?
文体上,目前感觉先写成札记形式较好,积累素材后期再系统做《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主题阅读”。首先要做的是读书第一遍时在书旁做批注。以前爱书心切,总觉得批注破坏了新书的整洁性,希望多年之后书依然崭新如初。后来蓦然省悟,有的书,读过一遍可能就很少再读了。吝啬批注,读后毫无印象,诚然与大师们提倡的读书“眼到,口到,心到”不符。做批注,也是为后面写读书笔记做原文精华摘录提供素材。
对于好书,不但做读书笔记,而且有必要做思维导图。目前可用的软件是Xmind和Freemind。Freemind需要JRE环境,而且用户界面感观不好。Xmind等用过之后再来评价。
编辑的软件采用网易有道云笔记,可以和手机同步,方便利用碎片化时间查看学习。
成文以后,在豆瓣日记和新浪博客发表。今后努力做到每日三壹——一跑一棋一文,思维身体齐精进!
世上本没有路,迈出去了,就有了路,终点或普通,或成功,都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路。今日文章,他日功成,进可教后来人。不成,退可以自省教子。何乐而不为?
201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