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但是班主任发来几篇学生写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让我帮忙从中挑选两篇送年段评比。虽然这是班主任工作,但从语文老师的角度,还不能仅止于从中挑选两篇,还得动手润色修改一下。
下午坐在电脑前工作。这种学校统一布置的“任务”型作业,学生应付的成分多,自然是较少出现好文章。但是我还是从中挑了两篇,仔细修改,其中有一篇就是前天提到的那个荷山中学毕业的小岞女孩张怡贞的作文,看来这个女生真的是非常渴望再次从一中走出去看外面的大世界啊,第一次的作文就很认真。
也许,我们觉得这样的评比,即使得奖了,含金量似乎也不高,可是,孩子们是在意的。
可是,有一次遇到一位我教过的九八届毕业生,他谈到的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让我改变了这种想法。他说,他本来是典型的理科男,有一次学校的元旦作文现场赛,他偶然得奖了,学校张贴出喜讯,是那种用毛笔在红纸上写着获奖名单:“詹**等同学获得*等奖”(由于当时都是毛笔手写的喜讯,所以不能把获奖名单一一列出,只能代表性地写一两个,他刚好是一班的获奖者,就被作为代表写出来公示了。)从此他爱上了语文,并学好了语文。他当时说起这件事,我非常惊讶,因为我已经完全不记得有这样一件事了。
不由得想起一个发人深思的小故事:暴风雨后,海边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卷上岸来的小鱼。一个小男孩不停地捡起小鱼扔回大海,有人劝他:“孩子,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回答。“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回大海。倘若总在“值不值得”“需不需要”的犹豫中延宕,我们往往就错过了让一条小鱼重返大海的机会。
同样,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又何尝不是那水洼里的一条小鱼?或许我们某一次不经意的行为,就成全了TA回到大海自由遨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