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篇花了较多篇幅讲依恋关系,就是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妈妈的依恋人格是怎么来的,她的依恋人格大多也是受自己妈妈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她对孩子的行为,孩子也会受到她的影响 ,对应四种依恋关系,进行四种不同类型的改变。
第三种,“不管不顾不会爱的妈妈“。
现实中确实有部分这样的妈妈的,把孩子扔给老人、保姆或其他人照顾,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或者即便人在家里,但却不心系孩子,只顾忙自己的事情。有些这样的妈妈可能是无法兼顾事业与家庭,于是放弃了家庭当中的照顾 ,虽成全了事业,却给孩子造成了伤害。但实际上,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和照顾好孩子未必是矛盾的,像我们小时候爸妈基本上都是双职工,上班的同时还要照顾家庭,一样的上有老下有小,即便是现代也有不少可以兼顾的父母。但是,当孩子心中建立了这样的错误观念后,她就会认为“爱不重要,工作才重要,成绩才重要”,于是就会忽略掉爱,会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形态—“抵抗型依恋”人格,既埋怨妈妈的“不照顾“,又离不开、特别渴望获得妈妈的保护和爱。像《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就是典型的抵抗型依恋人格。
这种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得学会加快美好画面。因为事已至此,没办法让妈妈再来一次,让她重新把自己养大。当一个人的脑海中总是挨打、受饿、被忽视、得不到关爱的画面时,就会一直痛苦。反之,如果能在脑海中重构那些温馨的画面,内心就会觉得温暖。当一个人能够珍视自己时,正面的情感记忆就会涌现出来“我珍视自己,那些曾经伤害我的记忆不算什么,我现在什么都不怕了”。妈妈还是妈妈,在被遗忘的某些地方,我们都曾经有过如此美好的画面,只要大家能够珍视它,重写记忆,就会变得越来越珍视自己,进而解决“不管不顾不会爱的妈妈”的问题。
第四种,“区别对待孩子的妈妈”。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父母经常会对这一点无感,他们觉得我对谁都一样,但孩子们的感受却不一样。这里有一个术语“家庭牺牲品”。比如家长总对老二发脾气 ,但老大、老三做错事他都没那么生气,这时老二就成了“家庭牺牲品”。
原因有什么呢?可能是时间的问题,有可能正好那段时间有家庭矛盾,父母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发脾气能够缓解其他矛盾,他们回避自身的问题,不解决问题,而是拿孩子说事,这个孩子就成了“家庭牺牲品”。也有可能是出生顺序的问题,或者性别的问题,比如“重男轻女”。那么,得到父母更多爱的孩子就会更幸福吗?也不一定。父母的偏爱对所有孩子来讲都是一种伤害:没有得到的会产生被伤害的意识,被父母过度则无法实现与父母真正的分化。这种区别对待,将会使所有的孩子都带着伤痛生活。
如果遇到这样的父母,我们自我拯救的办法就是做自己人生的预言家。我们可以重新办公室自己的人生,要用“我可以”开头造句,而不要用“我不要”开头造句:我可以做**,我可以成为**,我可以环球旅行,我可以成功……。即开启寻求幸福的模式。最终的疗愈手段,是我们得能够寻找内心深处的家人。作者举例,他让很多孩子写下自己的优点,比如“我正直”“我善良”“我勇敢“……写完后发现,这些优点多少都受了家人的影响,正是因为家人有了这些品质,才会给我们带来这些优点, 我们得先理解这一点,才能够相信内心 当中的家人是存在的,他们真的在给我们力量。我们自己的价值感也一样,问问自己有什么价值,价值感存在在哪儿,最后会发现这些价值感也都跟家人是有关系的。
所以,我们要通过思考,重新认识家人,认识到“我有一个好妈妈,我的爸妈都爱我“,否则内心的伤疤是无法治愈的。我们要重新认识自己的父母,要知道父母的痛苦并不是我的痛苦,他们的事由他们解决。我们只需要知道:我有我的父母爱我,我的父母给予我的是爱,而不是痛苦和压力。”
那么,妈妈该说些什么话,才能够帮助孩子找到爱的连接?心理治疗师教导说:“孩子,妈妈现在要放开你的手了,妈妈只希望你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你的快乐就是妈妈最大的幸福。孩子,妈妈真的希望你快乐。”这是孩子内心中想要听到妈妈说的话,妈想要知道的几件事:妈妈爱我,妈妈祝福我,妈妈离开了我,她也能够很好地生活。这是孩子应该知道的。
作者常用的心理疗法叫作“建立家庭疗法”,意思是帮你建立 家庭的秩序。全家人都要来参与治疗,首先画出家庭的谱系力,梳理家庭的整个关系。再找矛盾点,谁有不舒服和难受的地方都要讲出来。讲完之后,下一步进行结构大调整,比如让两个人换一种相处方式会怎么样?重新摆摆你们位置,直到你们舒服了为止。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原则,“先夫妻后子女“,即夫妻关系优先于子女关系。一定要先处理好夫妻关系,才能更好地处理子女关系。要相信”我好,家才好“。就是你能够保护自己的内心,让自己身心健康,你的家才能够逐渐地变好。
这本书时讲了很多母亲行为的偏差,但我们要学会用“意义转换法“来重新看待我们的父母。即不开心的事情已然发生,已经是过去时了,原生家庭不应该是你痛苦的借口, 而应该是你人生动力的来源,这只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要走出原生家庭,能改变的是你的想法和意识。当我们的视角变得积极时,这些关系就开始变得积极。这本书既适用于于妈妈,也适用于孩子。如果你是妈妈,可以对照一下,不要犯书上的四种错误,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关系。假如你是子女,需要修复你和妈妈的关系,那你要理解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并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够疗愈这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