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唐代杜牧的一首《清明》总能在这个人们心灵最缺少东西寂寥的季节,把人们的情感一一拉回这雨水湿凉、花色暖香的世界。
“清明时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寥寥二十八个字, 却能让人轻易地品味尽“清明”这一节气的人间烟扰,有些仙意,又自带清幽从心而来。
“清明”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其本是节气名称,指的是春分后十五日,后慢慢演变为节日。在春季的后半段,万物至此皆洁净清明,故称为“清明”。 但这个虽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往往有“疾风甚雨”发生。因此,古人们把这赶在“清明”这天儿下的雨,又专名以“泼火雨”。
它不同于夏雨的如倾如注和冬雪的纷纷扬扬,只是一份绵绵的清冷,名如“天街小雨润如酥”。“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只可惜现在的世人多是少了那份赏雨的情趣,雨水打湿的不过外衣,总触动不了那赶路的心灵。
“清明”从一个节气演变为一个节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把“清明”只作为节气名称的时代,是祖先们探索农业生产与自然规律之间联系的斗争时期。待到自然环境的清明,自是春耕春种的时节,民间里就流传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而在万物复苏的春日,仅仅让人们像朴素的农民们一样埋头耕种显然是不现实的,好于在自然中体味人生哲理的文人雅客们不可避免地把那自然界中生机勃发的生命活力,引申为了政治、心灵的清明状态。
气候的清明让人们心生社会环境的清明,而对每一个平凡人而言,则要学会保持内心的和谐,不断修养自身,以求达到心境的清明。
作为节日形态,清明节于唐代形成,已然是一个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唐诗人王维就在《寒食城东即事》中写道“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就反应了当时人们三节合一的节日氛围。也正因如此,清明节的习俗内涵得到了更加丰富的增添。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除此之外,古时民间还有植树、插柳、拔河、走绳、吃青团等活动纪念此节日。而随着节日习俗的成熟,“内心清明”的人文内涵也越发地深入人心。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远在唐代的白居易就曾这样闲适地度过了自己的清明时节。人生事务几繁多,哪是事事能做完,何不肆意问清明?
按照今人看来,清明节应该是一个祭拜为主的悲伤节日,然而在古人眼中,清明节是一个悲喜交加的节日。清明节固然要追思故人、纪念先烈,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对活着的生命的一种庆祝和思考。面对逝去的生命,我们应该更加真诚地去反思人生,明哲自我的生命意义,珍爱生命,不荒废大好春日。同时,在此春意盎然的气候里,我们也应该放肆欢笑,迎接又一年春季的到来,放飞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既是大好春光,便应放下忙碌的手脚,用一颗最纯净的心去感受大自然新的一年的变化。
人们常说自己不幸福,常抱怨现在“节味”越来越淡,可扪心自问,又有几个人可以像古人那样换上春服携友出行或笑得灿烂无邪如童的呢?是越来越多的欲望捆绑了人们的手脚,让人心有所想而不敢为,念有所思而不屑为。
谁又知道,当年那问酒的人不过是一个失魂落魄的才子,想要借此春日也能与酒欢歌;而那挥鞭的童子也不过是一个与伙伴们踏春迷途的小阿郎,要随雨而行凭老牛自行慢步家门。又是一年清明雨纷纷,可是却少了那个敢于问路的人。“你的心还足够清明么?”若薄雨一般地散地开花而又消失地来过,哪怕是穿过了人山人海,也未必能到达自己心中的天堂。
我想借问,雨落清明湿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