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含混:
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是一个悲怆的日子;
放歌踏青,追逐春天,这是一个轻盈的日子。
在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它就是节日;
在我们放歌逐春的时候,它就是节令。
大节气和大节日就这样水乳交融。
——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明节来源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历书》上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烟雨蒙蒙,仿佛只有这雨,才更显示出它淡淡的哀愁和丝丝的悲凉味道来。
是清明成全了这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
清明习俗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
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
清明之时,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欣赏和领略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
放风筝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门前插柳
清明节插柳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
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
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回想年少时清明节的雨,在我的印象中是一幅迷蒙的画卷。
淅淅沥沥的烟雨中,匆匆走来一位拄着拐杖赶路的老者,俯身向骑牛的小牧童问话几句,牧童思考片刻,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不远处的草屋。
这画面大概就是《清明》这首诗的出处吧。
小时候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清明前的气温热的可以穿短袖,到了清明时节却一定会降温下雨。
长大后,在十字街头看到一团团烧干的灰烬,在一阵风中飞舞卷向天际,才恍然明了,清明时节的细雨纷纷,许是那已故之人见到世间亲人时流下的泪吧。
这世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
我还未长大
你却先离去
我还未带你看尽一世繁华
你却永远闭目长歇
而如今的清明,于我而言,更多的是漫长忙碌中的一次喘息,是青团的微微苦涩与甜香,是愈演愈热的天气,是空旷的心,是即将与久别之人重逢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