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时间像条河流。我想,说的应该是它的永不停歇,向前奔流;说的是它独立果决,不被裹挟。当小溪汇入江河湖,最终奔赴向海,这是它的宿命,也是它的归宿。然,如果是一条没有堤岸的河流,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作为一个生态的存在,也许它与“无岸之河”自成一体,但,假如再把“人”这个元素放入其中,在时间这条大河中沉浮,就是另一种意味了。更何况,那条河若没了“岸”,人又该如何自渡呢?
这个命题还挺有哲思性,想必一时半会儿关于它的讨论没有标准答案。但,毕竟我也不是个能解决这种问题的选手,只因读了葛亮早年的一部短篇小说《无岸之河》由此产生了联想。那便借由本周和会员姐妹们的共读机会,先记录一下自己的感悟吧。
首先,查阅关于文头的Time is a River with no Banks(时间是一条没有堤岸的河流)意思。这是超现实主义画家马克·夏卡尔一幅画的主题(如文插图)。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无尽的河流,一条会飞的、长着人手拉小提琴的大鱼,夸张的大摆钟,以及一对紧紧相拥却在老去的情侣。讲真,我并不懂艺术作品,尤其是幻想色彩浓烈的画作,但结合资料看到夏卡尔曾说:“你们都认为我的作品中满是幻想,甚至是错误,但我却认为这恰恰相反,这些都是真实的。”
由此,我再回过头去看这幅画,又似乎多了几丝理解:鱼因为畅想蓝天,所以它选择长出翅膀,离开水面;男女因为相爱选择厮守。但它们都忘了时间会改变一切——年华会慢慢流逝,容颜老去,新鲜感枯萎,但假如梦想还在,即使是鱼可以坚守初心去飞翔,甚至还能自我演绎出更好的乐章。换个角度看,也许地面上的平凡男女选择的活法是此生,而带着希望飞上高空的鱼代表的是新生吧。
当然,如此理解实在也是因为从这部作品中得来的感触去结合画面元素,至于对错与否,还需要与文友们检验。下边看回原文:
故事核:在生活中看似清晰成功,实则挣扎迷茫的男主李重庆的一段人生经历。
结构上大致分了一下:
第一部分(文中第一节):介绍主人公李重庆的身份、背景,为了带出李重庆的人设,则需要在开篇时就把快要离世的导师介绍出场,这个人物也是李重庆情绪和感受的触发点。
第二部分(文中二至五节):交代重庆的工作(社会地位、追求等)、生活(通过儿子被同学欺负这件事,带出家庭成员关系,侧面交代了李重庆内心的纠结),尤其是夫妻关系(与妻子叶添添的关系并不和谐,且越发没有共同语言;同时基本在开场就带出了完全不同风情的茶社老板余果)。需要提一下的是,这部作品并不像之前读过的作品,靠情节取胜,而是通过旁开的人物关系和交织的事件,完善和丰富了李重庆这个人物的丰满,由环境、物质最终归结到他的精神世界。比如这部分出现的几个人物,都是有使命的:余果——让他还能感受到不同生命力的存在;叶添添——上了弦的表,只顾着埋头前行,对现下生活失去起码的体察力和温柔;岳父母——用自己的人生经历“错误”地引领李重庆及孙子价值观,过度关注现实;导师——曾有雄心壮志,不甘受制于人,却最终倒在失去自我的河道上。
第三部分(文中结尾):叶添添自行做主流产,岳父母因为对“不忠”有看法闹别扭,儿子倒是很争气,导师过世,余果示好。前边几件事都是一带而过,只有后两件事详写了,但又有不同。先来说导师过世。那天,李重庆看到导师的脸庞在阳光的照射下似乎恢复了生机,就是这样一个小细节,令他从沉默变成小声哭,继而泣不成声。我在想,为什么葛亮要写这段?李重庆哭的真是导师吗?我认为并不是,他其实是为自己而哭。怀揣热烈而活,可是走着走着就不见了初心,究竟是被生活改变,还是被现实所迫,还是因为欲望无穷?就像行进在一条宽阔的、无法回头的大河里(即时间),既看不到目的地,也无法上岸。这是一种迷茫、挣扎、无助。其实李重庆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直到余果在即将关门的茶社中要把自己的第一次交付给他的关键时刻,他一下跳开了。这便是小说的结尾。说真的,论人性,我几乎不相信现实中故事真的会在那一刻戛然而止,但,这并不重要,因为作品要呈现的人物情感,——他在迷茫中的瞬间清醒,应该就是在等这样一个节点。他看到自己的内心,看到时间河流要去的方向。即便那不是最终的答案,即便他依然在沉浮中挣扎,也并不清楚自己将要去往何方,但,他知道,自己也应该继续顺流而下,——终究会有一处堤岸等着他。
这次的阅读感受就到这里吧。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