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这种拖延癌晚期患者来说,如何提高执行力一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这篇回答针对做事过程中的三个痛点:“1. 拖延症;2. 半途而废;3. 不能越做越好”,提出了三个口诀:“烂开始”、“短平快”、“多迭代”,给我很大的启发,特此记录。
- 烂开始:拖延症多是完美主义心理作祟,害怕失败。应当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接受最烂的情况,在质和量上对自己降低要求。比如说我现在要写这篇文章的读书笔记,那我一开始的标准就是随便写点就可以,字数、逻辑、用词都不作要求,这样出来的一版虽然简陋,也比没有强,而且可能要比想象的好。
- 短平快:火车刚启动的时候,一块木头就可以卡住,而当它风驰电掣的时候,则势不可挡。做事也一样,中途卡住容易导致半途而废。因此在拆分与执行任务时可以三个准则:短、平、快。短,指任务执行的时间颗粒度要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耐心范围内(例如采用番茄工作法就是25分钟);平指阻力小,任务的难度控制在自己轻松达到或者跳一下就可以够到的范围;快指要有快乐(正反馈),除了自带的成就感,还可以追加奖励维持做事的动力
- 多迭代:通过多次有效地重复,每次改进一点点,就可以做的越来越好。需要注意:
- 采用迭代顺序而不是先后顺序进行任务拆解,例如写读书笔记,按选择顺序拆解:重复多次地阅读文章=>记录要点与感想=>写读书笔记。而按迭代顺序拆解:读文章(下划线一些感兴趣的内容)=> 写读书笔记(随便写点)=>读文章(在下划线的内容上面再加粗有用的内容)=> 补充读书笔记的内容 => 读文章(在加粗的内容上再高亮重中之重)=> 写读书笔记(调整逻辑)=> 写读书笔记(润色)。后者难度更低,而且通过不断的成长,更容易输出高质量的成品。
- 每次迭代前明白之前成品最大的不足,只聚焦于这一点进行改进,例如当前版本逻辑有问题,那修改的时候就专注于逻辑,不要管错别字与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