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孤陋寡闻,不敢判断独孤九剑的“无招胜有招”是不是最高明的剑术,但以“行云流水,任意所之”这八字精义,恐怕总可以说是放浪洒脱的剑术吧。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喜欢的就是这独孤九剑,起初是因为那种“料敌机先”的敏锐和“行云流水”的自在;后来发现,它的非同一般之处,还在于它不仅处理剑招,还同时处理两种关系,隐含着为人处事的道理。以下试析之,作抛砖引玉之用。
01处理好我与我的关系:克服程式和惯性
武功是有套路的,各门各派扬名立万,靠的就是“自成一套”。且不仅是武功,大约任何事都是讲“套路”的。处在社会之中的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学套路的过程;人越成长,想象力越是弱化,那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想象是个性化的,而想在社会生存,必须学会共性的、公认的本事。所以古时讲“学成文武世,货于帝王家”,现在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道理是一样的,就是必须适应和掌握社会所给定的“套路”。
“独孤九剑”的精义却是破套路。
风清扬在传剑给令狐冲时说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剑术之道,讲究如行云流水,任意所之”;
“两个基本点”即:一是“活”,“学招时要活学,使招时要活使。倘若拘泥不化,便练熟了几千万手绝招,遇上了真正高手,终究还是给人家破得干干净净”;二是“悟”,“独孤大侠是绝顶聪明之人,学他的剑法,要旨在一个‘悟’字,决不在死记硬记。等到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
这与令狐冲从师练剑十余年的经验是完全相反的。据他回忆,“岳不群课徒极严,众弟子练拳使剑,举手提足间只要稍离了尺寸法度,他便立加纠正,每一个招式总要练得十全十美,没半点错误,方能得到他点头认可”。也就是说套路不仅要做得像,还得把功夫做足,绝不能偷工减料,用现在一句话讲就是“扎扎实实搞形式”。令狐冲本不是一本正经的人,但他“是开山门的大弟子,又生来要强好胜,为了博得师父、师娘赞许,练习招式时加倍地严于自律”,招式就越练越像,不可能也不敢有什么创变的。
也幸好令狐冲是与鲁迅先生《狂人日记》里的“我”一样,不认为“从来如此就对”的,所以风清扬“要他越随便越好,这正投其所好,使剑时心中畅美难言,只觉比之痛饮数十年的美酒还要滋味无穷”。
这是我们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了。我们总是会“习惯成自然”,把所学作为宝贝,把习见作为真理,要改变是很难的,因为一则是没有信心,二则是对自己的否定啊!谁愿意“自废武功”呢?
于是,即便有“独孤九剑”放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基本上都成不了令狐冲。
02处理好我与对手的关系:学会洞察、判断与掌控
风清扬向令狐冲介绍独孤九剑第三招“破刀式”时说:“破刀式讲究以轻御重,以快制慢”。
江湖上向来有句话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所以读到此处时,我是有点不以为意的,觉得论剑之快,已在古龙的诸多作品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了,那就显不出独孤九剑的独到之处。
但独孤九剑就是“独孤”九剑,它的“快”与“一剑封喉”的快有点不一样:
“田伯光那厮的快刀是快得很了,你却要比他更快。以你这等少年,和他比快,原也可以,只是或输或赢,并无必胜把握。至于我这等糟老头子,却也要比他快,唯一的法子便是比他先出招。你料到他要出什么招,却抢在他头里。敌人手还没提起,你长剑已指向他要害,他再快也没你快。”
它的精要在“料敌机先”这四个字上。
这就意味着,独孤九剑的“快”不仅在于动作反应,更在于洞察、判断和掌控,要能够极快地洞察对手出手的征兆,要能够极快地判断其出手之际露出的可能不止一处的破绽的最佳攻击点,要能够极快地以一点掌控对手整体,做到针对一处破绽的截击使对手退而自守。
从这里可以看出,独孤九剑真是在教我们待人处事之道,特别是在竞争性处境里。要能够像比剑一样,快速洞察事件事所显露的征兆,判断发展趋势,在不利于自己的麻烦成形之前处置好它,也就是凡事力求占据主动。
风清扬说“独孤九剑,有进无退”,因为“招招都是进攻,攻敌之不得不守,自己当然不用守了”;但这个“攻”又并非一味的抢攻,那样的话还是等于把自己的破绽暴露到对手面前,如武当掌门冲虚道长与令狐冲交手之时,出剑之前全无破绽,而一抢攻,尽管一招笼罩了令狐冲上盘七大要穴,“令狐冲已瞧出了他身上三处破绽,这些破绽不用尽攻,只攻一处已足制死命”;所以必须是建立在洞察、判断和掌控的基础上,建立在化被动为主动的基础上。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独孤九剑并非真的,“没有招式”,而是没有“固定的招式”,只有“无穷的变化”,是随着对手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的。
“根本无招,如何可破?”
武侠江湖,离我们毕竟有些远了;但学文习武、为人处事,道理毕竟相通。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准确预判形势,精准抓住要害,那显然是能在最大程度上掌握人生的主动的。
以上浅见,不知妥否,欢迎一起读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一起讨论!
我是陈想书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