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1 周日
周末,孩子去下围棋,我扣扣手机,翻翻有什么新上的电影电视剧,看看影评剧评。
有篇剧评把我深深吸引,除了让我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并且也让我照镜子照到了自己。
对于中国很大一部分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尤其是升学考,有着很深的关注看重和执着。
学习十几年,拼命冲高考。
这是当年的我,在学校在家里听了不下千百次的老师们和家长们的“谆谆教诲”。
随着时间一年年的过去,很多事情很多观念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变,可是,“十年磨一剑,一切为高考”,“考个好学校,人生得改变”…好像还是这样,并且有愈演愈烈的感觉。
家有高考生,全家紧绷弦。
重视学习理所当然,知识改变命运也有可能。
不过,凡事皆有度。若对一个结果太过执着了,对自己对别人,也许,并不是好事。
而且,父母们如果过度的关注孩子的考试,其背后的动机,真的只是“为了孩子好”?还是……?这个问题,真值得我们好好的走心的思考思考。
笔记摘抄:摘自公号蓝小姐和黄小姐 黄小姐黄佟佟的文章《那些口口声声的“为你好”,到底是爱,还是控制?》
*《小欢喜》讲的是三个家庭,三对父母,三个孩子,面对高考这么严肃的事,展现的是对高考的纠结。
黄磊和海清扮演的是一对恩爱有加斗嘴不断的小夫妻,方圆是胸无大志性格散淡的公司职员,虽然经常受到妻子的训斥,但是在关键时候,他仍然是家里的定心丸,也是宽慰和爱护妻子的护妻宝。
有一个情商在线的爸爸和老公,对于家庭的稳定和谐是非常重要的。
婆婆吐槽儿媳妇,老公坚决地站在了妻子这一边。方圆的家庭观念非常先进,非常拎得清,明白妻子和自己才是核心家庭关系,处理婆婆与媳妇的关系时非常清晰明了。
第二个家庭是咏梅和王砚辉扮演的刘静和季胜利夫妇。父母因为工作外派,把孩子放在姥姥姥爷家长,结果孩子和父母疏离,叛逆,和父亲经常正面冲突。好在,这个家庭中,咏梅饰演的妈妈是父子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起到了润滑的作用。
第三个家庭是小陶虹和沙溢扮演的宋倩、乔卫东夫妇(夫妻早已离婚,妈妈带着女儿过。)
应该说,《小欢喜》里的三个家庭里的三组家长都没有坏人,甚至可以说他们还算是家长里最开明的一群人,方圆和童文洁是最开通的,跟孩子处得跟朋友似的。
季胜利和刘静也对离开孩子六年心怀愧疚,一心想要弥补这种空缺。
宋倩更是一切为了孩子,从吃穿住行各个方面都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
*在不同的情形下,他们都在对孩子说着同一句话:我们都是为你好。
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种种要求,真的是只是为你好么?
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为你好后面有着中国式家长的私心杂念。
童文洁的为你好后面毫无疑问有着最常见的中国式父母很少会关注的共生心态。(童文洁对儿子说过我是为你而活,而只要儿子按照自己的打算去生活,考个好学校,娶个好老婆,生个好儿子,她的人生才算圆满。)
季胜利的为你好后面更着紧的是他的面子。(儿子的成绩那么差,季区长却因为是一方大员,所以绝不允许儿子进慢班……)
而宋倩的为你好后面有着连她自己也不知道的强烈的占有欲。
*中国在谈到家庭的时候,最喜欢谈的就是“家和万事兴”,但“和”是怎么样的一种“和”呢?
如果这种“和”是建立在父母无原则的侵犯儿女的私人空间,建立在儿女无原则的服从之上的“和”,那么这种“和”的背后,就是“控制”。
因为我爱你,因为我是为你好,所以你一切都要听我的,这是中国家族中普遍存在的模式,殊不知,这种模式害人匪浅。
*宋倩给我们示范了一个有着强大的控制欲的母亲是如何一步一步蚕食孩子的活力与心理健康:
首先,他们总是披着爱的名义,用来胁迫或者要挟对方对自己绝对服从和共生陪伴。
宋倩离婚之后,全部的生活只剩了她和她的女儿,所以她要牢牢地掌握住女儿的行踪,不让她和父亲亲近,一旦发现,她总会用各种方法来敲打孩子,让孩子选择站队,这种要孩子选择跟爸还是跟妈,就是典型的控制者表现,非常非常伤害孩子。
其次,他们总爱贬低被控制者,让被控制者觉得他们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英子的成绩已经很好了,但考了第二之后,宋倩痛心疾首地表示,你都考第二了,你还有什么可高兴的,似乎孩子犯下了滔天大罪,这种打压也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的打压,他们天真地认为这是一种严格要求,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种父母的苛求会导致他们终生都无法对自己满意,永远的自卑与焦虑,因为无论他们多么优秀,都是不值一提的。
(我也有这样的毛病,喜欢指出孩子或家人这不好那不对,还自以为,指出不足促进你改正是为你好。也许,我内心隐秘的私心,也是为了控制?为了在对方面前有话语权,权威感?
可是,这样的控制和打压,真的会让对方有着深深的挫败感和被羞辱感,会有强烈的自卑和焦虑哦。
我是真的需要重视这个问题了。)
第三:他们好像完全听不到孩子在说什么,只是固执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你身上。
孩子说我想考航天专业,妈妈说你一定要考上清华北大,仿佛对面的人完全不存在。这是最为典型的控制狂与被控制者的对话,就是鸡同鸭讲,完全不在一个话语体系,原因是什么呢?
控制狂的问题在于他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是不存在的,只有按他们说的做,只有成为他们想要你成为的人,你才能得到他们的注视,得到他们的拥抱与爱,一旦稍有反抗,他们就怒不可遏,要砸烂一切。
(有一段时间,我也是,总想干涉,决定孩子的一切。如果认为孩子不听我的话,或是没有按我的意思,我的标准来做,我就会愤怒,抓狂。)
*要知道,孩子是另一个生命个体,孩子有选择自己生命的权力,他们不是你身体的一部分。
控制狂强行把自己的生命根须扎入孩子生命,吸干他们的生命力,让孩子和他们共生成为一体,结局有二,要不然孩子成为唯唯诺诺完全没有自我的人,要么成为虚与委蛇内心分裂的悲剧人物。
不知收敛的控制欲会毁了我们的孩子,而不加觉察的控制欲更让他们自己活在焦虑当中。
就像《小欢喜》里的这三对家长,其实都算是中产了,但是,在面对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根本放不了手,控制欲的另一面,是焦虑。
真相是那些爱控制他人的人自己也会度过痛苦的一生。
当人们无法控制自己时,他们总是试图尽可能地去控制外在的一切。
为了恢复正常,一个人不仅仅要抓住一把椅子或者一张桌子来保持身体的平衡,他们还要抓住身边的某个人,把这个人控制在自己手中,成为他的一部分。
中国的家庭里有千千万万这种不自知的父母,他们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想死死地控制住孩子。
*身为父母,确实是一场绝大的考验。
在这场考验里,它让你真正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见识的高低,认识你人格健康的程度,认识你智慧的边界,也让你认识到你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
真正的爱,真正的为你好,不是光要孩子听话,要孩子乖。
真正的爱是愿意和孩子一道成长;
真正的爱是愿意去理解他人;
真正的爱是目送孩子远去;
真正的爱是你愿意用尽一切努力去支持他(她)成为一个健康独立和心智成熟的人。
世间唯有父母的爱,愿以分离,得欢喜。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75JsZtbnd5xEfw4VDlZ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