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人们见面一般相互问候天气如何,而在中国,见面的第一句话永远是“您吃了吗?”今年春节不用走亲访友,登门拜年,在家百无聊赖的同时都研究起了美食,朋友圈也继“国庆旅游大赛”之后举办了“第一届美食烹饪大赛”。
有开发出烹饪新技能,学会制作传统美食凉皮的“大姐”,也有把面粉做成精,让它们展现出各种奇形怪状的“表妹”,还有跟风网络,参与制作了“馒头披萨”大赛的“邻家小妹”,总之,今年的春节让很多平日远离厨房的人好好过了一把瘾。
中国的吃文化由来已久,从古自今就不乏会吃的人,比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子,发明出豆腐的淮南王刘安,还有临近杀头仍念念不忘美食的金圣叹,而真正将吃文化发扬光大,吃出巅峰的人绝对非宋朝大诗人苏轼苏东坡莫属。
一、集诗人与吃货为一体的苏东坡
提起苏东坡,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诗人,甚至都能顺口吟几句他的经典佳句,其次自然就是一个大吃货,发明出无数精美菜品至今仍可以让人大饱口福。
苏轼被称为“苏仙”,他在诗词上的造诣极高,写出了很多经典诗篇,比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以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的这些诗句代代相传,流传甚广。
同样,他的菜品像他的诗一样出名,你若是没有吃过“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吃货。
更有意思的是,苏东坡将他的两大绝活——作诗和美食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二、诗与食的完美结合
苏东坡曾做了一首《老饕赋》:“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他也被戏称为“老饕”。
他这个“老饕”可绝非浪得虚名,中国的菜品中,有66道菜受到了苏东坡的影响。他发明的菜品足够年夜饭摆满整整一大桌。
光能吃会吃还不行,他还把吃与文化做到了完美融合,每次吃到兴起,总忘不了吟诗一首,他若活在现代,他的朋友圈晒的绝对全是诗词与美食。
——《猪肉颂》
苏东坡特别喜欢吃猪肉,当他被贬黄州时,当地过年都有吃红烧肉的习惯,这正合了他的口味,并为此做了一首《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现如今,东坡肉已经成为杭州等地的经典名菜,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竹笋焖肉》
苏东坡不仅喜欢吃猪肉,对竹笋和猪肉一起煮更是青睐有加,还在一次宴会上做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一代大文豪大诗人写起打油诗来都改不了吃货的本质。
——《惠崇春江晚景》
苏东坡不仅吃猪肉,他还能因地制宜,在被贬之地就地取材,捕捉河豚来吃:“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一路被贬压住了他的锦绣前程,却压不住一个吃货的心。
三、苏东坡吃的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一)会吃的人更乐观
“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读苏东坡”,苏东坡的一生完全可以用颠肺流离来形容,他曾在14个州县供过职,足迹遍布了整个神州大地。他曾做过一首诗,用来自嘲自己的经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皆是他被贬之地。
在一路被贬的过程中,他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放弃自己,他有诗词作伴,与美食为伍。在颠沛流离中展现了自己的乐观和豁达。
被贬惠州,有荔枝为伴,“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下放黄州,尝江鱼之美,“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二)会吃的人觉得人间真值得
脱口秀演员李诞说过一句话“人间不值得”,看李诞那个瘦小的体格,我猜想他一定不会吃,因为会吃的人一定会觉得人间真值得。苏东坡无疑品味出了其中真谛。
在吃货看来,即使是简简单单的时令蔬菜也散发出迷人的味道,“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对吃货而言,即便是小小的橘子都透露出诱人的芬芳,“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与吃货来说,哪怕是中药材都可以做出别具一格的吃法,“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有这么多美味当前,人生还有什么不值得!
苏东坡是神一般的存在,他用诗词温暖社会,用美味鼓舞人心,在跌宕起伏的官宦生涯中用诗词和美味展现着他的倔强与不屈,向世人传递出积极乐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