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常上网冲浪的人来说,“抑郁症”这个词并不陌生,各种科普文章都在告诉我们当今抑郁症人数多么高,得了抑郁症是多么可怕。但是好像又很遥远,身边虽然有人整天喊着"我抑郁了,我抑郁了",但真正呈现病态的并不多见。
卡罗琳小姐,一位才华横溢的插画家,有体贴的丈夫、三个孩子,养了一条倔强的狗、一只可爱的猫,是滑雪爱好者、橄榄球运动员。同时,是看似拥有幸福的一切,如果你被告知“她是一位与抑郁症斗争了六年以上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你会相信吗?
如果你和我一样,对抑郁症的认识依然浅薄,对这一疾病的泛化传播有所疑虑,那就一起来看看卡罗琳小姐的这本《找出口的人》。
这本书,作为抑郁症亲历者的自传体漫画,这是一部私密而坦率的作品。卡罗琳小姐用画笔描述着自己内心和身体的感受,她用简洁有力的线条、变化的色彩、精炼的语言,邀请我们进入她的内心,感受那里的绝望和力量,见证她找到出路和希望的过程。
翻开书,扑面而来的是大面积的黑色,震撼而压抑,正如抑郁症患者面临的那种深不见底的天黑黑,也如一口深不见底的深井,什么也看不到,每时每刻,患者他都在那里,在黑暗中挣扎,找不到出口。
书的前半部分,越看越令人绝望。对于抑郁症,卡罗琳小姐她做出了她所能做到的所有努力。四处求医、服药、运动、与亲人互动,进行心理治疗,一次次筋疲力尽,一次次挣扎反抗,整整六年,周而复始。
好在,她一直都没有放弃自己。直到遇见第四位心理医生查理博士,才在黑暗中找到了出口、看见了光的形状。
这位医生的话语如同晨光般照亮了她心中的黑暗:
”很平常啊,这些都是我在这里常常听到的说辞。有什么新鲜的吗?不用害怕,真的没必要啦!“
”这不是你的错,你只是生病了。“
”你可以痊愈,你会痊愈的。”
抑郁症是病,是思想的病,也是生理的病,却是别人不太容易发现和理解的病,甚至被诟病成“矫情”,因此,很多抑郁症患者不愿意向人倾诉,这就让病情更难以被人发现,因为病耻感,进一步陷入恶性循环。
放下病耻感,是自救的第一步。
抑郁症并不是患者的错,甚至不是一种精神状态,而是——病了。认识到这一点,极其困难,但也极其重要。这一点,需要你对自己洗脑,也需要身边人对你的支持。
科学地理解抑郁症,是自救的第二步。
通常,抑郁症被认为是一种精神问题而非身体问题,比如悲伤引发的症状,抑或是因为心眼小、一直不坚强所致。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抑郁症既是心理疾病,也是生理疾病,这种病会引发器质性病变,它会损坏人体器官的正常功能。因此,得了抑郁症后,很难单纯依靠强化意志力来治愈。
罹患抑郁症,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脑处理信息过程出现了问题。正常情况下,大脑接收信息后会进行分析处理,并据此作出反应。然而,抑郁患者的大脑在接收相同信息时却会产生扭曲的认知,无法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只能被极端的痛苦所困。
接纳抑郁症,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展开自我疗愈,是自救的第三步。
接纳抑郁症,不是放弃抑郁症治疗,而是面对现实。何况,得抑郁症的人有很多,而且任何人都有可能得抑郁症,比如政治家、宇航员、诗人、画家,哲学家、科学家、数学家(数学家尤其多)等等,患有抑郁症的名人数不胜数。
认识抑郁症的产生机制,提升认知对治疗抑郁症至关重要。大多数情况下,抑郁症与大脑长期的反应机制有关。正常情况下,大脑接收信息后会进行分析处理,并据此作出反应。然而,抑郁患者的大脑在接收相同信息时却会产生扭曲的认知,无法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只能被极端的痛苦所困。比如,饱受童年创伤的人,经历青春期挫折的人,过度自卑或内疚的人,更容易罹患抑郁症。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去医院复查,服用抗抑郁药,比如百忧解、左洛复等,都是缓解抑郁症的必要手段。找寻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为情绪大脑“重新编程”,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环境,而非持续对过去的情况作出反应。实践证明,直接对情感大脑进行干预往往比单纯的语言和理性分析更为有效。
以上种种,搭配呼吸、关怀、正念、冥想以及情绪危机解除训练等方法,逐步建立起一个情绪急救机制,会最终帮助病人找到通往康复的出口。
翻到书的后半部分,颜色逐渐明朗,出现了我最爱的明黄色。正如雨后的那一抹阳光,也或是遥远洞口的一束光亮,看见它,忍不住让人雀跃。
遭到自己人生的出口,抑或是为自己打造一个出口,或者读书,或者运动,或者和爱人聊天,亦或者走进大自然。每个人的出口不一样,但但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出口”就在前方。
如果你也有抑郁情绪,或者已经和抑郁症缠斗了很久;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你发自内心的关心ta, 我想推荐你看一看这本《找出口的人》,也许会更好地帮到你和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