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原本是佛教中的一个术语,原文叫sama-sati,英文一般翻译为mindfulness,也就是一种充分自我觉察的状态。
一般来说,我们在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有两个本能反应,一是压抑,二是宣泄。
其实,面对负面情绪还有第三条路,就是既不否定和压制,也不听之任之,而是直面自己的情绪,对它进行当时当下的专注的觉察,也就是“正念训练”。这种训练在面对职场压力很有效,乔布斯就专门在印度学过七个月的正念冥想。这种训练最显著的效果,就是增强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让人在压力下更能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能。
最早把正念概念引入西方心理学的卡巴金博士说明,正念有七个特征:不评价、有耐心、没成见、信任、无为、接受、放下。
例如:在愤怒情绪出现的时候,如果你对别人说:你怎么能这样呢?太不像话了!甚至别人跟你说“别生气,冷静一点的时候”,你还气呼呼地反驳说“我没有生气”,这就是一种完全的非正念状态了,也就是你完全不承认、不面对、不反思、不觉察自己的情绪,而是任凭这个情绪带着你走,无意识地被情绪控制甚至是吞噬,最后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为。
当你想要控制自己的脾气时,第一步是意识到自己处在情绪里——我知道我在生气,我在充分地感受这种情形需,我不评价它是好还是不好,我也不急于让它消失,我也不预设任何立场,我相信自然而然是最好的安排,我只是去觉察现在的状态,不强求任何目的,我接受所有如实出现的身心现象,我放下所有的分别心和好恶心,保持完全开放的心态。
学习输出:
“正念”这个词很久之前就知道,一直以为它的意思是“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可是今天才知道了它的正确概念——一种充分自我觉察的状态,可见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够从一个词的字面意思去想当然地猜测它的含义。
在阅读《自控力》之后,我了解到正念的训练(冥想)可以缓解压力、提高自控力,因此从4月份开始有意识地每天给自己留出5-30分钟的时间来进行训练。不过现在依然不能很好地去集中注意力完成整个冥想过程,有时候在冥想中还会睡着,不过醒来的时候确实觉得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不评价”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呢?全然地接受自己又是怎样一种状态呢?或许再进行一段时间的正念训练,我会慢慢体悟到这种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