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对现在的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形式,一种休闲放松的过程,现代人对年没有多少的期盼和向往,只是继承着传统的那种氛围,年的味道和传统少了很多。
记得小时候的年味特别浓厚,也是大人、小孩期盼和向往的。因为在过年时,大家可以吃上好吃的、穿上好看的衣服、玩上开心、喜欢的游戏。尤其在农村,整个村子、整个大队,甚至整个乡镇的人们都互相庆祝新年,大家共同沉浸在年的美好中。
古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小时候农村的年不会来的这样早。可到了冬天农村进入冬闲期,本来农民的日子就比较闲适,这时他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打扫卫生、备年货……
年前的乡村集市比平日里繁忙、热闹了许多,集市上的商品样品更多、更加齐全,满大街的大人小孩上街下街的游来游去,大街上叫卖声不绝于耳,讨价还价,大人孩子们挑选着自己满意和适用的商品。
这时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他们可以跟着大人去集市,可以得到一身新衣服,他们可以帮大人扛着沉甸甸的年货。虽然很重,可他们最开心,这样就可以过个好年。有的孩子不时的拿出大人特买的、自己心意的商品,如文具盒、钢笔……学习用品,买玩具的孩子很少。年就在备年货中悄悄到来。
年前,村里的老教师、文化人很吃香,尤其是会写毛笔字的老先生,他们家近段时间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不绝,家家户户都来让先生给写春联。先生更是热心周到,为了给大家写副好对联,先生收集了历年的老黄历书,或者自己特意买的那种小人书一样的对联全集,为家家户户备上满意的春联,人们拿上对联准备着在年三十贴到各种门口,就连羊圈、牛圈、鸡舍……的门口也不放过,也是为了讨个吉利,希望来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家里的老太太们更是没有闲着,她们练就的拿手活----剪纸开始派上用场。满嘴没剩几颗牙的老太太围坐在热炕上,盘曲的大腿上放着一个大大的针线笸箩,眼睛眯成一条线,看东西都有些昏花,可是她们已娴熟于心的动作,在两手间的彩纸上任凭剪刀游来游去,就是蒙着眼睛也能剪出美好的剪纸图案,有什么年年有鱼、胖小孩……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预示美好生活的剪纸,为年增加了活力。
过了腊月二十三,农村就是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家里的妇女们开始收拾家里的卫生,开始准备好吃的,吃的食物样式花哨,量大味美,都是一些“硬”食品,好用来招待来家中串门的亲朋好友和庄家人。男人们修修补补家里的房屋,抓紧时间把一些体力活干好,等过年时自己能凑热闹看看戏、打打牌……。孩子们帮着大人们干着小零活,但大多数时间都是可以自由的玩耍不受限制。
不知不觉到了大年三十,一年一度的年夜饭便是饕餮盛宴。家家户户都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家里的长辈坐在上座,吃着可口的美食,述说着家常话。有两样食品不可缺少,搅团和饺子。搅团在做时都会有意的多做一些,吃剩的搅团盛在一个大老碗中,冒尖越高预示着来年家里的收成越好。包饺子时会给里面放硬币,看谁能吃到说明谁的命大。这都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零时时刻,大人领着孩子们到院子里开始放鞭炮,闹新年。
大年初一的早上,闹腾了大半晚上的大人孩子都会早早的起床。在农村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每家每户都会早早的去河里挑水,谁第一个挑到河里的第一桶水,谁就是幸运的人,农村说是去抢金豆豆了,其实这是农村人勤劳向上的表现。
美好的一年从勤劳的劳动中开始,美好的生活从美化的故事中开始。
大年初一,孩子们穿上漂亮的衣服,第一时间跑到老人跟前向老人们拜年,老人们都会给孩子准备压岁钱或新年礼物,孩子们吃到年饭,聚集在村头开始耍游戏,整个村庄沉浸在热闹洋溢的年味中,从初一到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