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接纳她的这种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导致的哭闹等等。
如果你把这种行为看成问题行为,它就是一个问题。如果你把这种行为不看成问题行为,它就不构成问题。
当然,这个方式不适合所有的事情,我只说目前这件事。
孩子有这样的心理需求,她自己去满足,保护自己的东西,是没有问题的,家长不用过度解读,给孩子扣上有问题这样的负面帽子。
如果你们觉得程度有点过,可以找适当的机会,比如平时你对她考试成绩非常在意,要求她每次考到95分以上,有一次她就考了90分,你会怎么反应?
这时候,如果你说,没关系,只少了5分而已,我们看一下哪里出了问题,我们来改正,下次就不会错了。
并且用行为表达出:无论你考多少分,爸爸妈妈对你的爱都不会变。她改正了试卷上错的题,还认真分析为啥会错,力保下次不会再错,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说,虽然没有考到95分,但你改正了也找了方法,这比考100分还重要,不如庆祝一下,出去吃点美食吧!
当你接纳女儿的不完美的时候,她会发现,原来我不完美,也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呀,我不需要完美,只要尽力去做好,我就是好的,是值得爱的,是有价值的。
如果她能想到这些,就不会苛求完美了,因为她知道,哪怕试卷有一点点皱,老师也不会因此不喜欢她;衣服有一点点脏,父母也不会因此批评她甚至不喜欢她。她不需要完美,就足以得到身边最重要的人的爱,她就会放松下来,就不会那么追求完美了。
很多时候,是我们家长给孩子设置了太多规则,你要怎么样怎么样,不然我就不喜欢你了。
孩子内化了这种规则,就算父母不再说了,她依然拿那个规则要求自己,为了得到重要亲人的爱和喜欢,孩子会竭尽全力。
当然,也有些情况是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很少,就会在小事情上纠结,就像一个企业的负责人,不会在乎那些无关大雅的小事情一样,他们着眼的都是事关重大的事情,反而那些没有什么话语权的普通人,最喜欢关心鸡毛蒜皮的小事。
孩子喜欢在这些小细节上纠结,可能就是大事做不了主,只好在小事情上彰显自己的自主权,七岁的孩子,自主意识萌发,已经有自己的主张,不再是小时候什么事都听大人话的小孩子了。
给孩子适度的自主权,让她开始关注大事,有决定自己的权利,她就自然会把眼光转向那些大一些的事情上。
再一个,有人说可能是小时候秩序感没发展好,儿童的秩序敏感期通常发生在他们的早期生活阶段,大约在3至6岁之间。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表现出更强的秩序和整洁的关注。他们可能会对环境的安排、规则的遵守以及事物的摆放位置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这个时期是他们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他们正在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并学会如何适应社会规范和期望。
有可能之前秩序敏感期没发展好,比如总干涉孩子的行为,导致孩子的心理发展部分的固着在那个阶段,然后就一直想要补偿。所以家长如果一直抵抗这种行为,可能对孩子的发展更不利。
孩子有些行为,其实只在特定阶段出现,并不是我们家长一直在做的恶性推理,现在这样了,以后怎么办呀?
就像抑郁症患者,其实他们抑郁也就是几年的时间,过了这个时间段大概率会好起来,可他们很难看到几年以后的未来,所以他们陷在里面无法自拔。我们作为家长,作为一个理智的成年人,要比孩子看的更长远、更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