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席方平的父亲席廉,却和村中一个姓羊的富人结下了仇。羊某死后,为了报复席廉,便收买贿赂了地府中的所有官员折磨他,下到差役、狱吏,上到城隍、郡司甚至冥王本人都不例外。席方平欲下阴间为父伸冤,却也遭到了非人的酷刑。他凭着一颗不折不挠的心,与阴间的官僚们顽强斗争,最终在玉皇大帝的九王子和二郎神的帮助下,为父亲洗清了冤屈,争取到了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场穷人与富人的冲突,羊某凭借着自己强大的财力,便可搬弄是非、颠倒黑白,让席方平的父亲经受没日没夜的拷打;而席廉因为无财无势,只能默默地承受这一切。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嫉恶如仇、忠孝善良的席方平和一系列反面人物抗争着:为富不仁、狡诈多端的羊某,飞扬跋扈、横行霸道的官吏们。这是一场压迫者与反抗者的较量,面对沆瀣一气、唯利是图的阴间官吏们的压迫,席方平没有像父亲一样忍气吞声,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寻找着转折的契机。
这个故事显然拥有一个好的结局,席方平的父亲最终沉冤得雪,并且又获得了三十六年阳寿,一家人还得到了羊某的土地,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诚然,席方平一家的美满结局是天神赐予的,但他们之所以得到天神的垂怜,不是因为偶然,而是因为席方平的一颗孝心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打动了天神。如果他胆小怕事,不敢为父亲伸冤,如果他贪恋财物,接受了城隍、郡司的贿赂,如果他意志不坚,转世后没有绝食而亡,或许他们一家人最后就不会拥有这样圆满的结局。正是他拥有这种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才造就了自己和亲人的幸福生活。
毕竟,这是一个故事,带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现实生活中就未必如此了。大家应该都看得出来,《席方平》中的情景亦是对现实社会的的一种映射,那阴间的一众官员,便是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官场。在那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社会,他们官官相护,鱼肉百姓,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则是忍气吞声,哪怕有一两个如席方平般敢于反抗的人,也会马上被这无尽的黑暗吞没,于是人民更加胆怯麻木,而失去了斗争精神,他们的结局便是因一味的忍让而失去了一切。
蒲松龄写下这篇文章,是为了讽刺封建社会的贪官污吏,也想要激励更多人敢于与统治阶级作斗争,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来扭转这一股腐败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