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代青年人来说,由于社会稳定和阶级逐步固化所带来的生活状态单一已经渐渐倾入我们的周期惯性。
更多的时候,我们更愿意沉浸在被机械重复上百次的生活日常,日复一日的上课聚餐朋友圈,或者上班刷剧逛逛街。
这很正常,因为人类本身就存在一种天性,就是追求快乐与舒适,逃避痛苦与艰辛。
◆ ◆ ◆ ◆ ◆
所谓的“跳出舒适区”是很多鸡汤文本的标配,它们大多都会强调长久惬意与单调生活对人积极意志的腐蚀性,以及与之具来的愈加狭小的自我提升空间。
但主观上,我并不完全赞同这样的论调。
“舒适区”在具备懒散,悠闲,无所事事这样的消极特征之外,它往往代表的是一处令人游刃有余有规律有惯性的工作领地。
像是大多循规蹈矩的白领,他们定点定量完成工作,按照流程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重复着策划开会报告修改等步骤,无论他们的工作节奏多么快速
只要没有产生压力,抵触,亢奋,焦躁等刺激性情绪,那么他们就是一直呆在“舒适区”。
而这种停留“舒适区”的状态会腐蚀他们意志吗?显然不会。反而他们可以凭借这样稳定娴熟的表现获得提拔和表彰。
◆ ◆ ◆ ◆ ◆
再比如投身科研的工作人员。相比于快节奏的都市企业,研究室工作进程相对来说更为缓慢平静。一项研究课题反复用实验和理论认证检测上百遍,大部分的工作都有严格的既定步骤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说,大部分不站在领域前沿的科研人员都处于“舒适区”,但同样,这并没有带给他们负面影响,相反稳重踏实更易取得阶段性进展。
因此,安闲地呆在“舒适区”也能成为高手。
但,这仅仅针对已经有准确规划或精准自我定位的成熟的人,而对于相对稚嫩的年轻人来说,舒适区会毁灭青春。
◆ ◆ ◆ ◆ ◆
没有一句话是普适的,就如同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或是洗白“舒适区”。
但我之所以鼓励年轻人多踏出舒适区,寻求自我挑战与适当磨炼,是因为我们还不足够了解自己,也就是说我们接触到合适方向的几率极低。在这种状况下,所有错误方向的按部就班的劳动,都是徒劳。
大学新生入校若是被调剂了专业,那么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按照既定分配上课,考试,刷绩点甚至选择同一方向考研。
◆ ◆ ◆ ◆ ◆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态度端正的大学生日常,但在我看来,如果不是思考充分并笃定该专业方向,那么不论你学得多努力你都困在“舒适区”,
因为在这个区域里你不需要自我挑战,不需要独立思考,更不需要规划,一切都像是高中生执着的高考,你所执着的不过是尽量优秀地毕业。
而跳出“舒适区”,不仅意味着你需要尝试尽可能多的业余活动,接触所有只要不抵触的学科与行业,强迫自己掌握压根不了解的基础技能,还意味着你需要忍受过渡期的焦躁,厌烦,抵触与枯燥。
这听起来很可怕,做起来也确实可怕。
◆ ◆ ◆ ◆ ◆
我们之所以要在青春时期不断地尝试,探索,自我折磨,是为了我们全面成熟后能够安逸地呆在“舒适区”。
对,我们跳出“舒适区”就是为了有一日能够安心地跳回来。
因为一个人不论打多少鸡血都不可能一生充满挑战与自我苛责,作为平凡人,我们更愿意实现的美好预期,是能够游刃有余甚至乐此不疲得工作学习,这也是大多职业人建议的“把你的兴趣变成工作。”同时,这种状态也更易获得愉悦与实业成就。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能够准确找到合适你的方向,而这也是年轻时跳出舒适区的意义所在。
◆ ◆ ◆ ◆ ◆
我们要学会敏锐地体察自我感受。
若某一重复性练习在你眼里只剩下枯燥乏味,你就应该思考是否自己真的适用;若你从事的行业只能带给你机械运作的单一和半点不起劲的心态,你就应该思考这是否和自身兴趣重叠;
若你日常的生活作息只能让你体验到愈加不济的身体状况和消极心理,你就应该强迫自己跳出这一循环,逐步培养新习惯建立新的舒适区。
总之,年轻的时候,最可怕的不是屡战屡败,而是自我麻痹和僵化。
我们可能从来都不是一个活得潇洒轻松的人,没有办法不费气力,更没有办法一蹴而就,甚至有时候我们过得近乎狼狈甚至难堪,以至于我们向梦想攀爬的方法是近乎笨拙地堆砌努力的时间。
但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些在舒适区外的艰辛与挫折让我们有了前进的意义与动力,毕竟只有在努力与回报的不断反馈中,我们才能毫无顾忌地放开一切去追求,去看看我们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