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原来在桃园南路,属于繁华的闹市,周围是菜市场、大药房、理发店、小吃店、大饭店、按摩店、减肥店、医院、裁缝店、干洗店、蛋糕店等应有尽有。单位在这条街上已经二十多年,同事们基本住在周边,更有一些住在单位后院,上下班方便极了。
这个院子一分为二,南边是消防,北边是我们单位,中间有个水池是分界线,各单位的车严格按照三八线停放,不得越过雷池半步。
我们的办公楼有六层,成直角盘踞,楼西边是一个高层的停车库,因质量问题很少有车停在上面。院子西边是一个小花园,中间有一个铜质的孺子牛塑像,正低着头很卖力的样子,花园前面零零星星开着几朵牡丹,凋零中彰显着一点生命力,为这个落寞的小院增添了几许生机。
办公楼与花园中间是停车场,大约能停二三十辆车,远远满足不了大家停车的需求,很多同事不得不将车停在大门外边的围墙下,挨了交警直属二队不少罚单。
五六年前在任的领导开始张罗着盖新的办公大楼,历时几年,也经历了几任领导,终于在今年全部建设装修完毕,可以搬家了。虽然大家心理清楚搬家是迟早的事,但定下搬家时间后大家还是感觉突然了些,却也不得不随着单位的节奏安排整理东西,一份份文件、一本本书、一个个茶杯,每个人都在认真地归纳、取舍,该碎的碎,该扔的扔,该搬家里的搬家里,其余必拿的东西全部装了纸箱,写上要搬去的房间号。每天有搬家公司大型车辆来来回回搬运东西,搬家工人出出进进扛着办公桌椅,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个人搬家经历了好几次,但单位搬迁还是头一回,心里不免有些好奇与新鲜。很多人在大门口、院子里拍照留念,表达着他们的眷恋与不舍。
经过大约一周时间,搬家基本结束,进入新的整理阶段,又一轮的取舍、归纳……大致安顿完毕,大家楼上楼下参观互访,看看谁的办公环境怎样?比较、讨论、抱怨声声声入耳,持续很久。
新的办公大楼坐落在一条新建的龙城大街,是市区人们去往机场必走之路,新单位的办公楼离机场大约两公里路程,再处在航道下方,每天可以听到隆隆的飞机经过的声音,可以看到天空中很大的飞机,仿佛就在头顶。
办公楼从外面看全部是玻璃幕墙,不见一块砖瓦、一粒水泥,据说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很像一个进出口公司的大楼,少了一些威严,多了一些花哨。从东西两面开车看过来,整个大楼像蒙了一层土,直到走近才能看清楼的真面目。楼共八层,南北两半,阴面房间较深,阳面房间较浅,不很对称,楼道笔直,较宽。房间很大,不适合办公,适合搞集体活动,东西的玻璃幕墙与承重墙中间有一道一米宽的缝,像个阳台,但不通风,冬天没暖气,夏天没凉风,人不可以在里面办公,只能堆放些纸箱等杂物,也有人在里面放了床,夏天太阳会毫无遮拦地烤着根本不能睡觉,但这地方属于有效办公用房,不可浪费,只能最大限度利用好这块不能办公的办公用地了。
单位一层除了大厅外还有食堂、业务大厅及部分办公用房,二层至六层大多为办公用房,七层为公寓,供大家午休、值班、备勤休息,八层多为公共活动室,如图书室、健身房、会议室等。
每个办公室里本只有一小块玻璃可以打开,向下张开三十度角,风几乎吹不进来,里面没有纱窗,经常有蚊子出入。由于每个办公室面积都很大,同事们不得不发挥各自的设计天赋,把办公室各种隔,有一开二的,有一开三的,有一一再二开的,我办公室属于曲径通幽,别有冬天。
新单位院子很大,收拾得很平整,周边种了各种花草,显得整齐幽静,尤其是后院,虽然长得像一个缺角的魔方,但种植的各种花草在深秋的季节还有一份独特的美,细草、青绿、金黄、橘红构成了后花园唯美的秋景,地上的鹅卵石、纳凉亭将新单位提升一个档次,有点江南的味道,只是少了水系。院子里羽毛球场地:篮球场收拾得干净、平整,给午餐后遛弯的人多了一点欣慰,与办公室还未完全散去的甲醛味相比,这个院子简直像天堂好。午餐后不乏在院子里遛弯、聊天、打球的人,又成为另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的办公室是整个办公大楼的东南角,两面都是落地的玻璃窗,每天清晨,我坐在这个角落,泡一壶茶,看看龙城大街的风雨,南面建筑工地的工人,东面慈善学校的学生,也看看天空中的飞机,还看看大门口有没有小店一队的交警过来贴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