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老师好,读了您的观点,我也谈谈对文化的看法,供您参考!
很多时候,我们认知上的冲突缘于对概念的界定不清。
我查了一下,百度上对文化的定义,它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这个定义看似包罗万象,实际上还是没有讲清楚,比如,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精神,什么是生产能力,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艺术等等。
所以在讨论之前,我们可以重新定义什么是文化。
我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的知识总和。这类似于百度里对文化的狭义理解,因为所有的人造物里面存储了知识,正是因为这些知识,这些事物才成其为文化。所以,对于我的定义而言,广义和狭义的理解是统一的。
那么,什么是知识呢?为了定义知识,需要先定义信息。
我对信息的定义是,事物的差异。也就是如果宇宙在大爆炸的一瞬间,整个宇宙还是均匀的离子汤,那就没什么信息,因为到处都一样。但是,当能量发生波动,我们就可以观察到差异,这种差异就产生了信息。
随着能量转换成物质,粒子组合成原子,原子云又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慢慢聚合成恒星,恒星内部的聚合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恒星爆炸又产生了更重的原子和行星,行星上原子聚合成分子,分子在特殊条件下偶然形成了生命,生命在自然选择和突变的共同作用下演化出了人类。
这整个过程就是差异不断增多,混沌慢慢变成有序,而为了表达这种有序,就是信息。用物理学中熵的概念进行表述,就是熵增的过程就是信息量增加的过程。
因此,我将信息定义为宇宙中万事万物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客观的,不以人的认识为基础。而人通过定义概念,对这些状态进行表达,就是人类所认识的信息。
因为人类语言的限制,人类认识的信息只是对真实信息的近似。
下面来定义知识。
知识是宇宙中万事万物从一个时点状态到另一个时点状态变化的规律。通过这个规律,我们可以从当前状态预测未来状态,也可以从当前状态解释过去状态。
和信息一样,知识也有两个层面的理解,它既有客观存在的知识,也有人类通过观察学习掌握的知识。受人类认识能力的限制,人类掌握的知识只是对真实知识的近似。
上面讲的信息和知识,都是指自然世界中的客观信息和知识,但在人类社会中还有一种与价值判断有关的特殊的信息和知识。
所谓价值判断,就是人类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事物做出好坏、对错、善恶、美丑等的主观判断。这些主观判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域可能会不同,所以是主观的。
因此,信息可以分为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比如“小王死了”是客观信息,“小王牺牲了”就是主观信息;知识也可以分为客观知识和主观知识,比如万有引力就是客观知识,“红灯停,绿灯行”和尊老爱幼就是主观知识。
主观信息和主观知识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因此都是从人类认识的角度存在的,并不是客观实在。
客观知识就是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等;主观知识即社会规范,包括成文的制度和不成文的观念。
所有的知识都包含信息。
到这里,我已经将相关的概念都界定清楚了,这个概念不一定与大家日常使用的理解完全一致,但却是展开讨论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根据以上的定义,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发现和定义信息,总结知识,并利用知识不断地创造出产品,建立社会规范,所有这些的总和就是文化。产品本身也可以不被看作是文化,其中承载的知识才是文化。
因此,回到最初的定义,文化即知识的总和。
然后来讨论几个问题。
1、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有两种观点:一是科学是技术之母,科学为技术提供了必须的知识;二是科学是技术之母,也是技术之子(里德利在他的《创新的起源》中有详细的论述)。
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有偏颇。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是技术之母,中国的科学不发达,所以落后了;第二种观点认为,科学对技术的影响是从工业革命之后才慢慢变得重要起来,同时,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知识的总结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第一种,科学先于技术的观点其实并没有错,他的问题在于对科学概念的理解错了,他把西方科学的传统,从亚里斯多德到牛顿爱因斯坦的知识体系看作是科学,而把早期技术发展所用到的知识排除在科学之外,认为只是人类在实践中的经验所得。
根据我们的定义,科学就是客观知识,就是事物状态变化的规律。所以,原始人打造一把石斧,他需要掌握很多科学知识,比如“敲打石块可以改变其形状”、“具有锋刃的石块可以切割鹿肉”、“燧石敲碎后可以形成更加锋利的石刃”等等。
这些知识是在无意中观察、实验、总结而来的,经验也是一种无意识的实验,实验只是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改进。经验是早期人类总结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现代人因为对很多科学知识习以为常,不以为奇了,就把它排除在科学之外,这是不对的。
第二种,技术为科学提供了工具、方法和实践的经验,因此是科学实践的重要支撑,这个观点也没错,它的错误与第一种观点的错误是一样的,他们都将科学的理解缩小在了很小的范围,就是“西方诺贝尔奖科学”。
正因为持这种错误的理解,所以第二种观点认为,早期科学对技术几乎没有什么作用,科学和技术是独立发展的两个体系,直到近100年左右,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才变得紧密起来。
2、中国的科学落后了吗?
是的,尤其是近两百年来,中国的科学大幅落后于西方。但是,中国并不是一直落后,在18世纪之前的150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科学技术远远领先于全球。
即便用西方的科学标准来衡量,中国的科学水平也是不落后的。
但是,仍然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科学是落后的,因为中国的科学更加实用,更加偏向于技术。在他们看来,那些没有被抽象化、体系化的科学知识不能被看作是科学。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经常说,不要把目的和手段搞反。发展科学是手段,服务于人类的需求才是目的,手段永远是为目的服务的。
手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目的,在古代我们没有发展科学,是因为科学对于服务于人类的目的并不重要。所以,实用主义并没有错。
如果说,中国的选择有错,那是错在中国没有认识到科学知识的积累对于工业革命以后技术的爆发,尤其是高端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对于古人而言,这种认识是强人所难的,此外,服务于当下民众和服务于子孙后代,你总得选一个。
此外,探索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就是满足了人类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没有很好地保护和发展人类的好奇心,这是一大缺失。
3、中国为什么落后了?
要理解这个问题,还是要先回到第二个问题,或者说需要先回答李约瑟之问,即“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或者“为什么中国古代经济和技术遥遥领先,但到近代却落后了?”
这个问题也可以换成是,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和技术发展?
我们又要先定义一下经济。我的定义是,经济是人类通过劳动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很多经济学家的生产函数中还包括了资本、技术,但是,这两个要素本质上都包含在劳动之中。
比如,亚当.斯密就在他的《国富论》中认为,资本“就是一定数量的堆积存储起来的劳动力,在必要的时候,用到其他的场合去。”技术也一样。
那什么又是劳动呢?我的定义是,劳动就是人类需求形成的行为动机,利用知识和能量,驱动机器生产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最简单的劳动,能量就是人体内的生物能;机器就是人的四肢躯干。
这个过程包括了创新和生产,创新就是创造出新的生产和服务,生产就是重复之前的创新。
所以经济的繁荣取决于创造出尽量多的可以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在这里暂时不讨论分配的问题。
所以关键在于创新。那什么是创新?
创新就是人类的行为动机与不同种类的知识相结合,并通过知识的杂交融合,创造出新的知识,并将知识作用于能量和机器,实现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所以创新就是知识的有意识的进化,这与生物进化类似,只不过它有人类动机的参与,因而使得进化更具针对性。很多学者认为,创新很大程度上也是随机突变的,很难计划。
搞新品种选育的农业专家明白,要选出好的新品种,需要非常多样的基因库,然后将不同的基因进行杂交融合。有时候为了增加基因的突变,以充实基因库,会通过一些外部刺激,比如核辐射。
人类的创新也类似,就是需要大量的知识库。这与知识生产的几个环节有关:知识的生产、存储、传播和处理。
劳动的分工裂变可以大幅增加知识的生产;语言、文字、造纸、印刷以及现代存储设备的发明对知识存储具有重要作用;统一市场、文字、度量衡,发达的水路、公路网络,统一货币、资本市场、契约、商业规则等信用手段,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明对信息传播具有重要作用;人类的大脑皮层、算盘等计算工具、数学等计算方法,以及现代计算技术等有利于提升知识的处理能力。
除了知识的这四个环节,还有一个重要的知识即社会规范,对人类的行为动机产生重要的作用,它就像是车子中的方向盘一样把握着人类行为的方向。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中国古代为什么能?在低技术发展阶段,知识的进化更多地取决于稳定、统一的国家,而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国家制度为知识的这四个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而发展到后期,大一统国家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僵化,各种制度和观念,尤其是科举制度对民众大脑皮层的占领,极大地转移了人民的关注焦点。创新速度的下降又反过来减缓了劳动分工裂变的速度,从而制约了新知识的产生。
而西方正好与我们相反,分裂的城邦制度在早期不利于知识的传播和生产,比如道路不通、盗匪横行、规则不统一,这都大大降低了知识的传播,而这又降低了劳动分工裂变的速度。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问题被逐渐克服,或者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市场渐渐变得统一、语言文字也更加相通了,其他规则也慢慢建立起来,这时候不同国家思想活跃的优势慢慢显现出来,从而导致了西方的兴起。
4、中国的文化落后了吗?
按照我们的定义,文化即知识的总和。前面讲了中国在科学发展方面落后了,这是客观知识。很多时候,大家谈文化的时候,更多地是指主观知识,即制度和观念。
在第三点中,我们讲了制度和观念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特定的制度和观念对科学并不产生绝对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在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知识生产的不同环节,相同的制度和观念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影响。
所以,我们说一个地区的制度和观念好不好,不能笼统地说它好不好,而是要看它是如何影响客观知识的,并最终影响创新的。
梁漱溟在他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有着详细的论述,他认为,文化就是人生活的样法,而“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和不满足罢了”。他从意欲的满足状况入手,认为人生依次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就在此。他认为,西方主要关注的是人与物或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中华文明主要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前者产生了更多的客观知识,而后者则产生了更成熟的主观知识,即制度和观念。
中国的这种文化好不好?能不能称之为落后?我觉得是不能这么看的。我和梁漱溟的看法相同,这只是人类文化生活的不同方面,并不能说哪个更先进,或哪个更落后。
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文化将发挥不同的作用。比如,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更有利于产生更加系统地、抽象的客观知识;而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更容易对不同的文化兼容并蓄,有利于化解冲突。
西方在长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因此越来越趋向个人主义,即精致的利己主义。这样的思想会放大冲突,导致观念对抗。现代社会,西方内部的观念冲突难以解决,在国际上奉行非我同类即为敌人的做法难以为继。
而中国的包容文化,一方面使得我们能够吸收西方的科学理念为我所用,从而不断壮大自身;另一方面,我们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而这只是中华文化中对“天下”观念的新阐释,这一观念将在国际关系中解决人类冲突发挥巨大的作用。
所以说,中国的文化不是落后了,而是说它曾经辉煌过,但是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它缺失了诞生于西方的科学精神,没有适应现代的发展,但是,当它补上了这一块短板,因而必将在未来的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自信地扛起中华文化的大旗,兼容并包地学习人类各大文明体中的优秀文化,并为我所用,不断地迭代更新文化基因,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新的文化体系,真正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