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小茶
今年我的小外甥刚上小学,正好周末闲下来了,就和我姐聊了聊小家伙在学校的情况。结果我姐给我讲了小外甥学校一大堆的熊孩子捣蛋事件,倒是把我吓着了,不禁感慨现在的孩子能平安长大可真不容易。
姐姐说,如今她最想要的就是小外甥能学会怎么交朋友,并且不使用“暴力”。平时她和很多家长在群里聊天,大家都反应说孩子不会交往、就会打架,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做出很危险的事情。上次小外甥的班里两个同学用剪刀剪了对方的头发,用筷子戳对方眼睛,甚至有个孩子咬人,开学第一个月就有个孩子用砖头打破了同学的头。
在家长的眼里,这些就是典型的熊孩子。他们行为失控、经常惹麻烦,特别让人头疼。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观察了几千名孩子,发现可以把孩子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出社会能力的孩子,他们碰到麻烦不太容易沮丧,很少做出攻击性的行为,也能关心别人。另一类是没有表现出社会能力的孩子,就是我们说的熊孩子。
研究发现,孩子之所以做出不好的行为,比如打人、不听管教、撒泼耍无赖,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办法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于是,他们用不好的行为来宣泄情绪,引起别人的注意。
而那些表现出社会能力的孩子,他们的思考水平更高。比如,他们会试着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这个办法行不通,那就换个办法试试。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只要父母的教育和引导方式正确,“熊孩子”也能拥有这种能力。
美国亚拉尼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默娜·舒尔,设计出了ICPS(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训练计划,目的就是培养孩子解决冲突的能力和跟人相处的技巧。
专家认为,一个完整的 ICPS 对话,可以分成四个步骤,分别是:明确问题的重点、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找到更多的解决办法,还有思考可能的后果。
之前小外甥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陪姐姐一起去接过他,结果刚进教室,正看见一帮孩子围成一圈,老师正在那拉架。我们过去一看,原来小外甥在和别的孩子使劲儿抢玩具呢。
我还没来得及拦,姐姐上去就开始教育了:多多,怎么又和小朋友打架?妈妈不是教你要学会分享吗,怎么还这么小气,快松开,给小弟弟玩一会儿。
结果在姐姐的反复要求下,只看见小外甥脸憋得通红,最后直接狠狠地把玩具扔了,还大哭了一场。
后来睡觉的时候,我看小家伙还是不太高兴,就问他是不是还在为白天的事情难受。结果不问还好,一问又哭了,边掉眼泪边委屈巴巴地跟我说是那个孩子先不好好玩的,说好了放学还给他,可就是死活不还,他才上去抢的。
其实很多父母面对这种场面,反应估计都和我姐姐一样。家长先注意到的往往都是孩子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并且急于把“分享、懂事”的美德灌输给孩子。但事情可能并不像家长看到的那样。
所以仔细想想,很多时候孩子显得“蛮不讲理”的时候,父母关注的问题或许并不是事情最主要的原因,也不是孩子最在乎的事。站在孩子的位置思考一下,他觉得:我已经把玩具借给小伙伴了,这就是分享了。问题的重点是,他不遵守规则,不肯还给我。而妈妈的说教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情绪,只会让孩子更加委屈。
加之她命令孩子一定要分享,就算孩子这次硬着头皮去分享了,下回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这个问题会没完没了。本质上,是孩子对“不懂分享、小气”这个重点不认同,所以他也没有想解决问题的意愿。
所以,当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孩子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孩子的感受和情绪是怎样的。这样孩子也才会愿意和父母沟通,进而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这也正是 ICPS 训练的目标。
除了关注孩子认为的重点和孩子的情绪,还要锻炼孩子寻找多种解决办法的能力。
父母要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止一个解决办法。如果我的第一个办法不管用,我可以试试别的办法。这样,当办法行不通的时候,孩子就不容易气馁。而在寻找方法的同时,也要训练孩子去考虑事情的后果。
比如有小朋友来抢他的玩具,你问他怎么办,他想出来的办法是打人家一顿。那你就要进一步去引导他,如果打别人一顿,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孩子可能会告诉你,有可能打不过别人,还有可能被老师批评,最后没收玩具等等。当他能考虑到这些不当后果的时候,他就会自觉放弃这种方法。
这时,家长就可以做进一步的引导,比如哪天我们看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当时你还记得大头儿子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他怎么做,当他想出不恰当的方式时,也不要批评指责他,而是让他自己想到行为的后果。因为孩子和大人一样,他们更有意愿使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因为这是他的自主选择。
用ICPS的方式去训练孩子,最终,孩子的思考能力会显著提升,能够直接想出妥当的办法。这就是父母期望中的,有良好社会能力的孩子了。
本文为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本平台!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