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它的饮食上,就像香港云吞面、武汉热干面、西安biang(音)biang(音)面,那是初尝之人对此地的最深记忆;而陕西汉中留给人的记忆,恰恰是一碗面皮。
汉中处于秦岭以南巴山以北,这里气候湿润、河网密布,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最适宜蒸制面皮的籼型稻米。汉中的亚热带气候更适宜油菜的生长,进而有了一味调制面皮的菜籽油。凭借了这些天赐的物产,对饮食讲究而不将就的汉中人,用他们的勤劳,让面皮这味舌尖上的美食,在汉中城镇遍地开花;他们更多的是走出汉中盆地,用美食恩惠国人,不断创出一份事业新天地。
曾执导《舌尖上的中国》的陈晓卿老师,这样定义城市的基础饮食:在一个城市步行五分钟之内,可以果腹的,而且味道过得去的吃食。基础饮食,这是对汉中面皮的最好定义,它不仅在汉中的城镇随处可觅,在全国大中城市里更是小吃中的生力军,面皮被经营的连锁化、规模化的数不胜数。
汉中面皮走出汉中被称之为凉皮或米皮,在外地也有不少非汉中人士经营这种小吃,但以汉中本土人士做的最正宗、最有味道。在北京劲松地铁口附近的香婆婆汉中面皮店,每到饭点那是一座难求,好多食客都是几十公里外慕名赶来的。郑州的曾先生米皮更是在郑州连开多家连锁店,他们给汉中面皮增添了霸气的修饰:“天下米皮出汉中!”
深圳,中国最具包容性的城市之一,在这里汇聚了几十万的汉中人,汉中面皮更是被呈现给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汉水源——这家坐落在深圳华强北,紧邻新华地铁口的汉中美食店,是我在深圳每逢周末和老乡必须光顾的地方。来到这里,首先是要点几份面皮,热面皮酸辣过瘾,凉面皮辣中又有劲道的爽口,这种主要由汉中籼米与菜籽油调和的美味,挑动人味蕾,令人心悦,吃完辣味犹存香气久留。身在他乡,此时的汉中面皮唤起了我们内心的乡愁,总给人一种味道很近,故乡很远的感触,这种味道勾起了我对生我养我之汉中的思念。
在汉中,做面皮是每一个母亲必须掌握的厨房技能。一碗面皮总把父母对儿女的关爱来承载,总把母爱的深厚来丈量,总了却着汉中儿女的那份味道最爱。
小时候,母亲不辞辛劳为我们蒸制面皮的情景,总在我脑海中浮现。老家的籼米在经过浸泡一段时间后,被母亲放入石制的手磨上磨成米浆,再加入菜籽油和温水进行调制;调制好的米浆均匀地摊在蒸笼的笼布上,旺火蒸制五分钟后,待蒸笼四周热气上满,即可打开锅盖,并在锅中加少许凉水,将蒸好的面皮揭起,放置在抹过菜籽油的菜板上。根据个人口味,如吃热面皮可用刀切成寸许宽,如吃凉面皮,待面皮放凉后切成拇指宽。面皮已蒸好,配菜(汉中称底垫子)、调料水、辣椒油必不可少,这些在蒸面皮前已被母亲准备的妥妥当当。面皮配菜繁多:绿的芹菜;红的胡萝卜丝、黄橙橙的豆芽。调料水由姜、葱、八角、草果等香料与醋一起熬制而成。辣椒油更是关键:手工捣制的辣椒和白芝麻、适量盐、酱油被拌成半干的颗粒状,再用烧热的菜籽油一浇,迅速溢出的浓香就会占领你味蕾的制高点,来一碗面皮那是每个人迫不及待的事。
令我们渴望之久的这碗面皮,是犒劳味蕾的期盼,是离家后味道里固守的乡愁;她是我们思乡旋律里的关键音符,她有我们一辈子都报答不完的亲情!
汉中面皮,一种味道,更是离家游子的万般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