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时,第一次参加1500米长跑,并意外拿到了名次,其实一共12人,前六名获奖,我就是那个第六名。虽然只是个中等,但对年少的我来说,就是很大的鼓励。比起这小小的荣誉与物质奖励,更大的影响是我发现了自己的“耐力优势”,并从此开启了跑步的大门。
上高中时,学习压力大,从早到晚,一天在教室坐十几个小时。因此,每逢晚自习课间,我便迫不及待冲向操场,迎着凉爽的晚风跑两圈,再带着自由的心奔回“困着肉体的牢笼”。
上大学后,空余时间更多了。彼时秉着“运动是为了肆无忌惮地吃”这一理念,坚持每天下午五点多去操场开始漫长的跑步旅程。那时没有手机app记录,全靠带了几年的手表来提示已经一圈一圈过去多久。
孤独吗?其实并不,操场有数不清的足球队员在踢球,认识的不认识的,每当球被踢出边界,向我的方向滚来,我就会赶忙紧跑几步,截住球并踢回操场,球员们远远拱手表示感谢。
除此之外,尽管我的身体在机械化摆腿,短短的400米枯燥无趣地被我绕了几百遍,但我的思绪却在张牙舞爪漫天飞舞,在灵魂深处恣意挥洒。很多问题都是在跑步时想明白的。
工作后,由于时间地点等多个原因,跑步更少了,人也胖了。为了减肥再次恢复跑步时,配速已远大不如前,甚至没迈出几步就开始打退堂鼓。经过一段时间减重与运动,如今又可以五六公里起了,我那最珍惜的灵魂自由且独处的时间又回来了。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恢复到最佳状态,打破多年前的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