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各行各业的人都纷纷收拾行囊,回家过年。唯独出家人还要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寺院里迎接年关的到来。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出家人无家可归,只能漂泊在外四海为家,另一方面出家人的家就是寺院,寺院就是出家人的家。 就连很多云游在外的僧人此时也会纷纷回到寺院,与常住的师父们一起过年。
佛陀在世的时候,出家人只能树下一宿,而且一个树下不能连睡三宿。那时候连寺院都没有,出家人真的是居无定所,四海为家。更不要提回寺院过年了。
后来摄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将佛教传入中国时,汉明帝安排两位高僧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随后汉明帝敕令为二位高僧修建僧院,取名“白马寺”。
这“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僧人居住之地的一种泛称。
可以想见,一开始寺院里也是没有过年的的习俗的,直到唐代以后佛教完成了汉化的过程,寺院才逐渐开始重视过年这件事情。
尤其在后梁时期,被认为是弥勒菩萨转世的契此和尚在正月初一这一天出生,中国人的大年初一也就成了佛教未来佛的圣诞。
于是这一天的寺院往往是一年中人最多,最热闹的时候,寺院内香烟袅袅,钟声阵阵;寺院外人声鼎沸,车马如龙。寺院的空气中除了往常香烛燃烧后的木炭味,还多了鞭炮爆炸后的硝烟味。
此时人们到庙里去,主要是为了进香,求菩萨保佑新的一年福寿安康,平安喜乐。为了第一柱香的彩头,除夕夜天不亮就有许多人来寺院排队争取烧上第一支香,许多大庙每年除夕夜从凌晨开始山门外就排起了长队,据说一座寺院新年上的第一柱香会得到佛菩萨的格外关照,上香的人也一定可以所愿皆成。
人们在庙上烧香、磕头,听法、这一套流程下来总要转悠半天,必然又饿又累。于是庙周边的商贩纷纷架着挑子,推着小车,在庙门口摆摊卖吃食,这些摊子往往座无虚席。久而久之,除了吃食以外,寺庙外面还出现了货物、农具、种子等物品的交易活动,这就是庙会的诞生。
庙会庙会,是依托庙而建立的,中国最早的庙是祭祀先祖的场地,而从古代文献上可知,周代宗庙之旁便有庙会了。但佛寺的庙会则是在宋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庙会初期只能解决人们吃喝拉撒以及物品交流的需求,后来随着这一习俗的不断巩固,庙会又开始为人们解决娱乐的需求,增加了杂耍、舞蹈、戏剧、出巡等各类娱乐活动。
于是过年近寺院烧香、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没有信仰的百姓亦多愿意随喜添趣。
除了庙会的活动,寺院为了吸引香客,在过年的这几天也会举行相应的活动:除夕敲钟、“烧头香”、点灯、放生等等,除此之外,年前的“腊八粥”、“写春联”等迎新春活动亦是寺院一年当中的重头戏。
此时的寺院,大多都已然装扮一新,远远望去,一层层雕梁画栋里大红灯笼与明黄彩旗交相辉映,挂满了红色许愿带的树木错落有致的排布在庭院里,一片吉祥喜庆的气氛。
春联、年夜饭这些世间人流行的过年习俗其实寺院大多数也有,只不过在内容上面稍有不同;寺院的春联一般很少出现“前程”、“平安”、“阖家”、“福寿”等词,取而代之的是:“清凉”、“吉祥”、“慈悲”、“自在”、“彼岸”等词。
寺院的年夜饭也另有别名:——“普茶”,普茶,普者,普遍周详之意,虽然只有一盏茶,然而上奉十方诸佛,中供诸贤圣,下及六道品,如大雷音,如大云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莫不沾染茶露,生欢喜心。这一活动主要目的是把全寺院的诸位师父汇聚在一块,共度佳节。
普茶在丛林中兴起,最早起源于禅门,自唐代百丈禅师制订清规后,农,禅并重一直是禅门所倡导的,由于佛教寺院多建在高山丛林,云来雾去极宜茶树生长,所以许多好茶皆出自僧人的栽培,因此自宋以来,举办茶宴已成寺院常规活动。
普茶的程序一般是和尚感谢大家一年来的承担与护持,总结一年的工作,送出新年的祝福,向所有僧众及四众弟子表示一年来对于护持寺院,各种劳作的辛苦表示感谢,并和大家交流寺院新一年的展望,策励大家继续用功办道。
普茶活动的最后是大家共进晚宴,这大概是寺院中年味最浓的时刻了,全寺院的人都欢聚一堂,各种小菜摆满饭桌,茶水饮料穿插其中。
全寺的僧俗老幼在一起共叙道情,彼此说着吉祥的话语,其乐融融。
饺子、元宵、火锅,各地风俗不同,主食也不同,一样的是都填饱了大家肚子,还温暖了大家的心坎。
“年穷已尽三十日。世事人情俱告毕。蜡烛流泪喜春来。打鼓普请点茶去。”——明末懒石聆禅师
随后各个堂口的值班师父们就要各司其职,照顾香客与火烛,剩下的师父们吃完年夜饭后,会聚在一起“冲壳子”(聊天)“守岁”,等到零点,大家一起敲祈福钟。
闻钟声,烦恼清,每一声钟都代表每个人内心美好的祈福,祈愿祖国昌盛,人民安乐,在新的一年里道业增进,六时吉祥。
在寺院过年的除了师父们,还有很多善男信女,他们选择在一年最热闹的几天中远离尘氛,在寺院安详清净的环境中度过。
寺院内僧俗老少上百口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做饭、扫地、看春晚,这也为寺院增添了几分不同凡俗的年味。
这种年味里不仅有对未来的憧憬,更有对往日的珍惜。不仅有节日的欢愉,更有一种出离的清醒。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群目的地一致的旅人,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某个晚上,席地坐在夜黑风高的荒郊野岭,燃起羹火,一起抱团取暖,一起庆祝已经走完的路,憧憬还未走完的路。
在解脱的道路上,我们都是行人,都还需要继续往前走,也都还需要在某个心力交瘁的时间点抱团取暖。
春节对于我们而言就像佛经中描写的化城一样,可以给我们一个歇脚的地方,等我们身心不再疲倦时,还是要继续向前走的。
而当我们还在化城时,不妨投入其中,好好歇息,为来日的征程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