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颗小桃树》。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㈠ 说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我的小桃树》是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带给我们许多启迪。
“我的小桃树”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主要写了小桃树的身世,同时暗写了作者自己的经历,表达了作者的情志与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与磨难,要顽强的抗争,不懈的追求,要坚信乐观的情感。
㈡ 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能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章,扫除阅读障碍,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但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是有待于引导和指点的。学生的认知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情感体验也经历着从无到有、由零散到集中的过程。
㈢ 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重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征细致描绘,及借所写之物表达理想、情志的写作方法。(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理想、对幸福的执着追求的道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难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诵读法。
设计意图:诵读是学生掌握标准、规范普通话的最好阶梯,学生在诵读作品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受到作家规范而优美文笔的潜移默化,从而纠正口语交际中的种种语病,养成用规范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
三、说学法
主要运用了以下学法:批注阅读法,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索、边勾画的好习惯,培养思辨能力和合作意识,将阅读引向深入。
四、说教学过程
㈠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诗人笔下,桃花是美丽娇艳的,似乎只有桃花才能代表春天的美丽。然而,当代作家贾平凹却一直对一棵弱小的、可怜的小桃树念念不忘,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他的作品《一课小桃树》。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到课堂中来。
㈡ 初读——识小树
在诗人笔下,桃花是美丽娇艳的,似乎只有桃花才能代表春天的美丽。然而,当代作家贾平凹却一直对一棵弱小的、可怜的小桃树念念不忘,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他的作品《一课小桃树》。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到课堂中来。
㈡ 初读——识小树
1.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描写小桃树的相关语句。
2.小组交流勾画语句,讨论交流小桃树的形象。
3.师生交流相关语句,分析小桃树的形象。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学生把自己对“小桃树形象”的思考在组内交流,通过讨论形成共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合作意识。他们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㈢ 再读课文——悟感情
1.教师提问:
⑴这样的一棵小桃树,作者在文中如何称呼它?
⑵ 文章有8次称呼它为“我的小桃树”,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从中悟出作者对小桃树怎样的情感?
2.学生朗读,师生交流情感。
设计意图: 学生采用速读、略读把相关段落,语句勾画出来,通过精读把自己对于“作者的情感”的思考批注在课本上。学生完成相应的问题,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好习惯。
㈣ 三读——品人生
1、了解贾平凹的成长经历。
学生带着问题“你从中知道了贾平凹怎样的人生经历?”默读课文7、8段。
2、学生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两者的成长环境恶劣;两者的成长经历类似,充满磨难;面对挫折的态度不同。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的发现了小桃树和“我”之间的联系――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加深学生对托物言志写法的理解。
㈤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请同学们畅谈从小桃树身上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㈥ 作业
阅读贾平凹作品《丑石》,写读后感。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㈦ 板书设计
一颗小桃树
(明线) (暗线)
艰辛磨难 坚持梦想
梦
顽强生长 不屈不挠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是文章思路的体现,是学习理解课文的“钥匙”。此板书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记忆本文内容。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