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的袁立教授在资本运作课上先抛给我们了一个问题:大家都是搞投资的,那么这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值钱?有人说创新技术,有人说是好的商业模式,有人说资源,有人说是人脉,老师说所有的都可以被替代,除了时间。
都知道时间贵,于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成为了营销新宠,好像把时间都填满了就是赚了没浪费掉,今天背了5个单词,看了10页书,再去健会儿身,和几个朋友微信聊会天儿,睡前读了几篇公众号文章,欣慰于努力的自己,忙的没时间刷剧。
但有没有想过,注意力同样是有限的稀缺资源,比同样有限的时间更为可贵。大家1天24小时都是一样的,但注意力是不是专注有效的,形成复利效应的,才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得多远爬得多高的关键因素。
每天健身10分钟,和每周一次一小时以上的集中锻炼,效果是不一样的。
看书的时候,顺手秒回几个微信,没耽误多少功夫,注意力却已经从书里跳出来,再投入回去就很难了。
很多媒体对福布斯财富榜上的成功人士做采访,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都不约而同的答F-o-c-u-s。
对跟自己专注的目标以外的人和事,一律不看不听不想不在意。极度专注,才会心无旁骛,事半功倍。有本书叫《心流》,说的就是专注到Flow的状态,
在银行工作的好友抱怨说,我只想简单做事真诚的生活,可是金融圈子太夸张了,精致的利己主义,以利益为首要甚至唯一目标,势力走狗的嘴脸真让人恶心,不想理他们都要蹦出来咬我烦我打压我……其实归根结底这也是注意力控制的问题,如果注意力在自己的目标上,那就不会对他人的行为或意图敏感,甚至将他们也变成自己达成目标的协作者或是工具。
而更多时候注意力分散的人都因为自己有很多兴趣,像孩子一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本来是件好事。但兴趣跟能力有的时候是有强关联的,自主兴趣是要把兴趣转化为能力和价值,从而深化兴趣,获得自信,从而增加对自己的掌控力。而注意力太分散,最后什么都没有做得很出色,成就感缺失,久而久之对自我的能力也会有所怀疑,最终放弃。注意力控制的不好和兴趣多是两回事,做得多是高概率的错,是维度低。
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需懂得控制和节约注意力,必然要做一番断舍离。方法有二,一是用系统来制定管理目标,目标以外的全部舍弃;二是用atomelogger记录时间,时刻觉察自己的时间用在了哪里,周期性复盘汇总数据来分析调整自己的行动。
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