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点评上看到热火朝天的“鲍师傅”在上海掀起排队热潮,心想一定好吃才会有人排队。
广州第一家“鲍师傅”开在石牌某处,迅速惹得吃货前往,排队热潮和上海几乎一样。
后来在五月花商场一楼巧遇“鲍师傅”。排队热潮不算,窗口还有限购令。哇塞!买个点心和买房一样,每人限购两盒。真的假的呀,有这么好吃吗?
一声叹息,一走了之。
万万没想到,前两日朋友排大队购得“鲍师傅”的“蛋黄酥”和“凤梨酥”,非要赠与我两块,合掌恭敬,多谢多谢。
“蛋黄酥”和“凤梨酥”,听上去感觉就像俩口子似的。蛋蛋、凤凤、黄黄、梨梨,酥酥,不能再念了,在念下去我就酥酥了。
撕开包装,蛋黄酥一览无余的暴露出来。心宽体胖,皮肤金黄,妥妥的皇家气象。头顶白芝麻的发型稍显凌乱。轻轻一个捏骨大法,面饼开花随即掉渣。一时一片片,一时一点点,洒洒落落,掉在手心里。秉承不浪费的原则,照例送入口中。红豆沙恋着蛋黄,全身紧紧相贴。豆沙和蛋黄拥抱许久,产生的热能促使彼此差一点合为一体。品尝起来口感偏干,不够湿润。吃一口略显干涩,赶紧呷上一口普洱茶,冲散一下嗓子眼。再看看附送的干燥剂,也能理解既要保存长久,就不能保鲜许久。除非是刚刚出炉,即可品尝才是美味。
凤梨酥条美人靓。微微触碰,开始掉渣,看得人心醉,不觉得手指酥软。怎奈食欲大发,那管那许多。生猛用力一掰,凤梨随即开花。恰似藕断丝连,丝丝入扣。凤梨不是菠萝,菠萝不是凤梨,虽是同种不是同根。个人偏爱凤梨,甜丝丝,美滋滋。酸甜融合面团,既饱满,又酸甜。记得初次品尝,一直念念不忘。只是这次略显一般,渣渣碎碎慢慢落,看得叫人醉。既是同样包装,照例附送添加剂一小袋。由此可见,口感品味到此为止。
说什么“鲍师傅”如何如何,然后然后,结果结果,也就这般。
美味的生命仅限于在店内,除了这个门,味少了,或没了,也就留下个名。
或许在不久前往魔都,才能品尝名副其实的“鲍师傅”,那时候再道一二,不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