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想加快进度往前赶,事实上注意力还在理念论这一章停留。特就P39—P45(柏拉图《理想国》选文、康德《论教育》选文)学习分享如下。期待后续能将进度加快。
一、柏拉图《理想国》(选文)
(一)概要
它常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理念论哲学著作之一,它也最完整地表达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它完成于公元前4世纪,描绘了柏拉图眼中的乌托邦式的人类社会。在本选文中,他告诉我们,苏格拉底解释了人们如何获得更高层次的思想(哲学思考),如同犯人逃离洞穴中阴暗的监狱。柏拉图说明了寻找智慧之旅的艰辛,并且可能导致危险的结果。许多学者相信这个故事暗示了苏格拉底的生死命运。
(二)囚徒被“解除禁锢,矫正迷误”过程梳理。
1、被解除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转头环视、走动、抬头看望火光(囚徒反应:痛苦,眼花缭乱而无法看清实物);
2、被告知真相,并被逼着说出实物名称(囚徒反应:不知说什么好,并认为过去所看到的阴影比现在所看到的实物更真实);
3、被迫看火光本身(囚徒反应: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会转身走开,仍旧逃向过去的影像);
4、被硬拉着走一条陡峭崎岖的陂道,直到被拉出洞外见到阳光,中途不退回去(囚徒反应:中途很痛苦、很恼火;见到阳光时金星乱蹦金蛇乱串,无法看清实物);
5、站在高处,适应一段时间(囚徒反应:最容易看的是阴影;其次是水中人或物的倒影;再次是东西本身;然后是在夜间观察天象、天空、月光和星光比白天看太阳和太阳光容易;大概终于能直接看太阳本身,直击真相,而不必通过其它影像来看了;大概能得出结论:造成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正是这个太阳,它也是他们过去通过某种曲折看见的所有那些事物的原因;庆幸自已的这一变迁,而替之前穴居在一起的伙伴们感到遗憾;不再热衷于过去的奖赏、权力地位的争夺,不愿和囚徒们有共同的意见,不愿再过他们那种生活,哪怕在人世上受苦受难)。
(三)“这个人又回到洞穴中坐在他原来的位置上”过程梳理。
1、进入洞内(囚徒反应:视力很模糊,需要一定时间来习惯黑暗);
2、有人趁此时提出“评价影像出现规律等”较量(囚徒反应:看不清楚、样子很难看、举止极可笑,遭到笑话);
3、其他囚徒会说,这个人到上面走了一趟,眼睛就坏了;
4、其他囚徒会说不值得一起往上去;
5、如果可以的话,其他囚徒一定会把打算释放他们并把他们带到上面去的人逮住杀掉。
(四)囚徒困境比喻
1、地穴囚室比喻为可见世界,火光比喻为太阳的能力;
2、把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看见东西的上升过程和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联想起来(只有神知道它是否正确);
3、柏拉图认为的“善的理念”,是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而且是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恰如“太阳”。
4、看见“善的理念”后,会得出结论:它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所以,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的。已达到这一高度的人不愿意做那些琐碎俗事,他们的心灵永远渴望逗留在高处的真实之境。
(五)眼睛有性质不同的两种迷盲,一种是由亮处到暗处,另一种是由暗处到亮处。灵魂也能出现同样的情况,由暗到亮的经验与生活道路是幸福的,另一种是可怜的。
(六)对教育的启示
1、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
2、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
3、要实现自我提升的话,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的世界,直到“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
(七)个人体会
1、万恒老师提出的班训“善良自律,博学审问”,直指柏拉图所说“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善的理念”;
2、对教育改革先行者的心路历程分析、风险预判与策略应对很有借鉴意义;
3、“磨脑子”的学习过程,亦有类似之处。
二、康德《论教育》(选文)
(一)概要
康德认为,教育是“一个人能够投身其中的最大、最困难的问题”。该文写于18世纪,本选文向我们展示了教育是如何通过准则或者人类活动中一贯的原则塑造人的性格的,它所表达的对儿童通过活动而发展和学习的关注,也是当代社会关注的主题。康德强调性格发展和责任承诺的重要性,并在对各种准则以及这些准则如何带来某种结果的描述中得到了说明。
(二)核心内容
1、道德培养必须以某种准则而非规训为基础。一个是为了防止越轨行为,另一个则是对思维方式加以塑造。通过规训我们能形成某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必须要让儿童习惯按照准则行动,而且要认识到行动本身的正确性,而不是被某种欲望所驱使。
2、道德教育的第一要务是确立一种品格,即按照准则来行动的能力。开始是学校的准则,然后是人性的准则。惩罚不应来自某个人的主观要求与判断(即规训),而应以是否违反禁令或准则为依据。
3、要塑造儿童的品格,就要让他们意识到,在任何事情上都有某些要严格遵循的计划和法则。例如,要设定睡眠、工作和娱乐的时间,既不能延长也不能缩短;自己定下的规矩,必须要一直遵守。当然有别于公民的品格塑造。
4、品格的特点:服从、诚实和合群。
(1)关于服从。必须要把儿童置于某种普遍的、必然的法则之下,可通过他的本能或者把义务摆在他面前来让他做某些事情;他可能会认识到儿童的义务,但要认识到人的义务就困难得多;服从是双重的,有服从领导的绝对意志(来自强制)与服从领导那种被认为是理性和善良的意志(来自信赖);服从又可以分为儿童的服从和成长中的少年的服从;儿童的服从可通过其渴望受到注意和喜爱的本能来实现,成长中的少年的服从指的是服从于义务的规则,听从理性的召唤;对儿童谈义务,那是白费口舌;羞耻、尊敬等观念应在进入少年阶段才被介绍,在儿童身上难以达成。
(2)关于诚实。这是品格的根本特征和本质,一个撒谎的人绝无品格可言,如果他有什么优点的话,那也只是来自于天赋;有些儿童有撒谎的本能,这与他们具有生动的想像力有关;让孩子改变撒谎的习惯,是父亲的事;无论如何,成人都不要通过刻意地施加惩罚来迫使孩子说真话,而应该让他受到自己的谎言所招致不良后果的惩罚;对于撒谎者来说,丧失别人的尊重是最合适不过的惩罚。
(3)关于合群。就是指要能与他人保持友谊,而不是只顾自己;教师优待某个小孩的依据应该是儿童的品格,而不应是儿童的天赋,否则就会让儿童相互猜忌,不利于儿童友谊的发展;儿童应该心胸坦荡,目光应该像阳光一样明朗;人必须怀着愉快的心服务于上帝,而非出于强迫;儿童所受的教导应该与其年龄相符,拒绝早熟、追随时尚与繁文缛节等;必须接受以满足生活必需为限度的干净、简单的穿着,父母也不要在大商场购买服装,不要自我欣赏,否则易诱使儿童变得虚荣。
5、惩罚有身体性的,也有道德性的。道德性惩罚有助于道德养成,是打击儿童那种希望被尊敬、被爱的渴望,比如,蔑视般的一瞥就是对儿童撒谎最合适的惩罚;身体性的惩罚是指拒绝儿童所渴求的东西,或是对他直接施以体罚,前者与道德性惩罚相近,是否定性的,后者的施行必须谨慎,以免产生奴性;身体性惩罚只能作为道德性惩罚的补充,在后者不可行时才能使用(如儿童最初还缺乏道德反思的能力时),但良好的品格不可能通过它来造就;具有愤怒特征的惩罚发挥不了惩罚的作用,仅把它看作他人情绪的结果与把自己当作这种情绪发泄的对象;对儿童的惩罚必须十分谨慎,要让它意识到,惩罚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他们自身的进步;经常重复身体性的惩罚,易造成孩子头脑愚钝;如果父母是因为孩子固执而施加惩罚,则只会让他们更加执拗;如果儿童做了坏事就受到惩罚,做了好事就受到表扬,那么,他就会为了得到奖赏而做好事。以后,当他进入一个并无这种奖惩的世界时,他就会变得只关心自己在世上过得怎么样,行善或作恶完全取决于哪一种行为对他最有好处;奖赏的作法只会让儿童变得自私,并且由此产生一种功利性。
(三)个人体会
1、清晰了道德、品格、准则、规训、习惯、服从、诚实、合群以及惩罚等概念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人必须怀着愉快的心服务于上帝"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顺应天道“、”止于至善“、”天人合一“有类似之处。
3、本选文论及儿童与少年,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道德教育有较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