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课堂有三个层次:规范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三种课堂都是好课堂,但有层级差异。
一、规范课堂
规范课堂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要适当。
教学目标是聚焦在学生的行为上而不是简单地聚焦在教材上,是教师要让学生学习什么、完成什么、做好什么。教学内容要恰当,要正确、科学,要体现学科要求。教学方法要得体。
(一)教学目标要适当。
教学目标用什么表示?应聚焦学生的行为,即用可以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来表述、证明。还可以进一步具体化,列出完成行为的条件,将学生完成行为所需的条件具体化,越具体的目标,课堂教学越有效。
(二)教学内容要恰当。
教学内容要恰当就是内容要科学、正确,有意义。
(三)方法要得体课程。
二。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要做到低投入,高产出。高校课堂至少有三条标准:目标精确,即要有水平要求,水平要求就是对时间、数量、质量有具体的要求;内容精当,即目中有人,高校课堂的教学是目中有人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教学,是服务与学生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的教学;方法精准,即心中有数,就是有差异,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有效的教学,即用不同的方式教不同的学生。
(一)目标精确
(二)内容精当
(三)方法精准
麦黑尔“差异教学法”要教约翰数学,不仅要了解数学和约翰,还必须了解如何帮助约翰用他自己的方式学数学。针对学生的差异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展的教学,特需课程也是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三元素,即教师、学生和教材,因此存在3种组合方式: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
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这种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一步步展开,按照既定的轨道往前推进,如果学生偏离了,老师立刻牵引回来。老师强势主宰课堂、控制课堂,把握话语权。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生被老师牵着走,这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是传统课堂中的高校课堂。新课程改革并不主张这种课堂。
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针对传统课堂教师为主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成为导游,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像小蜜蜂一样在教材中采蜜,在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教材深处。
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自己学习,自己设问,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当思考无法深入,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时,学生才向老师请教,这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但并不是所有课堂、所有同学都能实现的,难度很大。
教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所应该起的主要作用在于:于无向处指向,于无法处教法,于无疑出生疑,于无力处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