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踢意外停更一天,有没有想我。因为肠胃炎卧倒在床,没法写文章,也怕你们久等,接着前一篇推送,再转载一篇有意思的文章。作者是踢踢的师姐李舒。本文经微信公众号“山河小岁月”(ID:shxsy2015)授权发布。
这几天简直是连环炸!先看到《欢乐颂2》里,因为不是处女,邱莹莹被应勤嫌弃了,而邱莹莹居然认为,这是自己的“污点”。 这个话题真是讨论无能,看到网上居然还能吵得起来,那就更加令人无语。这是什么年代?难道爱一个人,或者打算和她结婚,居然“处”或“非处”仍然是重要考核标准吗?我是活在新石器时代吗?
不过,当一向德艺双馨的朱军老师在北京台的《音乐大师课》里,一边教唱歌,一边谈人生时,忽然发了一通感慨,我才意识到,《欢乐颂》里的话题,其实并不过时。
朱军老师的感慨是这样的:
一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这个不是没有道理。你看女人一生的角色,她是女儿,她是妻子,她是母亲,上要孝敬父母,中间要侍候丈夫,往下还要照顾儿女……
说完这段,朱军老师又补充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验:
家务活我只做饭,当然是有时间的话,做完饭之后我坚决不洗碗,我真的觉得,那些应该是女人做的。
纳尼!女人一生的角色,除了孝顺父母的女儿,伺候丈夫的妻子,照顾儿女的母亲,她难道不应该首先是她自己?这一辈子,她就是一个照顾功能三合一的洗碗机吗?
我妈是朱军老师的粉丝,我和她讨论了一下这件事。我妈的判断是,这肯定不是朱军老师的原话,节目组肯定是“断章取义”了。不过,作为老粉,我妈告诉我,朱军老师多年前在《艺术人生》里,曾经讨论过男女搭配洗碗的事情。
我找了一下,还真有。在2006年的一期《艺术人生》里,朱军老师邀请了三对不同背景的夫妇,来讲自己的婚姻和情感,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请注意,朱军老师在对待沈丹萍和乌伟这对夫妇的“洗碗”问题时,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把手挠红了,告诉他只要一洗碗就过敏”。也就是说,如果女人有不能洗碗的生理疾病,那么,洗碗是可以避免的。
反之,如果没有,那就必须洗碗!!
本来洗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你做饭,那么我洗碗,一切都讲究一个“你情我愿”,夫妇之道,其实就在这一张一弛,大家都努把力,都为家庭付出一些,生活才能从尘埃里开出一朵花来。
可是,朱军老师背后的潜台词(如果没有被断章取义的话)其实是,女人是家庭幸福的关键,如果一个女人,从洗碗这样的小事开始管起,然后管到孝顺父母,侍候丈夫和照顾孩子,那么一个家庭才会幸福,哦,他的原话是:一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
* * *
明明一个好男人,才会幸福三代人好不好?
朱军老师读书破万卷,但他这个观点,怎么说呢,需要我们小适之来港一港。
胡适之是谁?
新文化运动领袖、标杆、旗帜也。
但他其实是另一个神秘组织的会长。该组织的标示如下图所示:
这是小适之的灵感一现。有一次,来自巴黎的朋友李强光寄给他十几枚法国的古铜币,其中一些钱币如上图所示,有“PTT”三个字母。小适之一读,立刻和朋友们说——
啊呀,这些铜币好啊,可以拿来做我们会员的徽章!!
这个协会,便是“PTT”的谐音“怕太太”。
PTT协会的会员有不少。据说,有一次,胡适的秘书胡颂平在办公室工作很晚,仍旧不归,胡适让他回去休息,就对他说:”你不怕你的太太会骂你吗?这样,我的PTT证章不能送给你了。你没有这个资格。”
小适之曾经说,古时候的女子要三从四德,现在的男人也要“三从四得”,所谓“三从”是:
一、太太出门要跟从
二、太太命令要服从
三、太太说错了要盲从
所谓“四得”,是:
一、太太化妆要等得
二、太太生日要记得
三、太太打骂要忍得
四、太太花钱要舍得。
1958年,身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在出席一次庆祝宴会时,说起自己的收藏兴趣。那时候,大家都知道他喜欢收藏火柴盒,很多读者不停给他寄各种火柴盒,胡适便借着这次谈话,说明自己真正的收藏,一不是火柴盒,二不是荣誉学位,而是——全世界各国怕老婆的故事。
“这个没有人知道。这个很有用,的确可以说是我极丰富的收藏。世界各种怕老婆的故事,我都收藏了。”
小适之在怕老婆故事上的发现是惊人的,全世界,只有三个国家是没有怕老婆的故事——德国、日本、俄国。而意大利倒有很多怕老婆的故事,“我预料意大利会跳出轴心国,不到四个月,意大利真的跳出来了。”他借此做出了评论是:
凡是怕老婆的国家都是自由民主的国家;反之,凡是没有怕老婆的国家,都是独裁的或是集权的国家。
* * *
许多人说,wuli小适之老婆,是因为老婆太凶了。但我和小适之都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男子怕老婆,其实并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是全方位的,所以他愿意被老婆吼,也愿意被老婆压着去调解教授们各种意图抛弃大奶的举动,更愿意在人前人后表达自己“怕太太”之属性——
其实,就是尊重女性。
因为尊重女性,胡适曾经公开发表文章,对于中国的女子贞操论,做过一番呼吁。那时候,周作人翻译了谢野晶字的批判文章《贞操论》,当时某民国官媒则登出一篇《会葬唐烈妇记》针锋相对,文中记载了一位为了丈夫百般自残,最终求死的女子。
对此,胡适的回答是:
“贞操是否单是女子必要的道德,还是男女都必要的呢?……这个疑问,在中国更为重要。中国的男子要他们的妻子替他们守贞守节,他们自己却公然嫖妓,公然纳妾,公然“吊膀子”。再嫁的妇人在社会上几乎没有社交的资格;再婚的男子,多妻的男子,却一毫不损失他们的身分。这不是最不平等的事吗?怪不得古人要请“周婆制礼”来补救“周公制礼”的不平等了。”
“我不是说,因为男子嫖妓,女子便该偷汉;也不是说,因为老爷有姨太太,太太便该有姨老爷。我说的是,男子嫖妓,与妇人偷汉,犯的是同等的罪恶;老爷纳妾,与太太偷人,犯的也是同等的罪恶。”
这种尊重,在国学大师钱锺书的身上可以看到。钱锺书对于家务,完全一窍不通,然而杨绛生完孩子回家,看到钱锺书熬的那碗鸡汤,深深感动——鸡汤虽然是小事一桩,然而,这背后,乃是丈夫对于妻子的一种尊重和感激。
这种尊重,在语言大师赵元任的身上也可以看到。有一次,胡适问杨步伟,平时在家里谁说了算?她回答:“我在小家庭里有权,可是大事情还是让我丈夫决定。”但马上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大事情很少就是了。”而对于此,赵元任先生的理解是:“与其说怕,不如说爱;爱有多深,怕有多深。”
这种尊重,在诗人朱湘身上也可以看到。朱湘在美国留学,一直坚持给妻子写信。在现存的九十四封信里,朱湘反复告诉妻子刘霓君,请她务必爱惜自己的身体,要给女儿小东请奶妈,“如今的世界女子与男子一样好,不可重男轻女”。朱夫人想要给朱湘娶姨太太,朱湘气急得赌咒发誓,表示自己并无此打算。在美国的日子全靠官费,朱湘过得很苦,然而,每月仍然不忘给夫人买卫生巾,在信中,他这样问:
好不好用,如不好用,还有另外一种,下次趁优惠日去买来寄给你。
* * *
这样的男性,实在太少太少了,人们才把他们冠之以“怕太太”的称号——因为他们是少数。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女人一旦结婚,便应该把一切,奉献给家庭。
1918年,胡适曾经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作过一次题为《美国的妇人》的演讲:
“依我的观察,美国的妇女,无论在何等境遇,无论做何等事业,无论已嫁未嫁,大概都存一个“自立”的心。别国的妇女大概以“良妻贤母”为目的。美国的妇女大概以‘自立’为目的,‘自立’的意义,只是要发展个人的才性,可以不倚赖别人,自己能独立生活,自己能替社会作事。”
他在演讲最后,遗憾地说,“这种观念是我们中国妇女所最缺乏的观念。”
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居然还在原地踏步。
在夫妇关系和家庭生活中,因为固有的认知,大家都认为女人的作用比重更大,这主要是因为,那时候的女人,并不负责养家,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其实是一种分工。但这种分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种观点上的误解,那就是“女人应该为家庭,牺牲掉自己的一切。”这样的家庭,是真正快乐的吗?我很怀疑,因为这种快乐,其实建立于女方的隐忍——或许忍几年,或许忍一辈子。
所以,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男人。这个男人是钱锺书、是赵元任、是胡适;抑或这个男人是家暴的郁达夫、是嫖娼嫖一百个的杨骚、是不停出轨的徐悲鸿,婚姻的结局都大不一样。
因为担心找不到胡适,找不到钱锺书,找不到赵元任,姑娘们才会左顾右盼,才会犹豫不决,才会东挑西选。这种本质,来源于姑娘们对于婚姻的慎重,也来源于社会上,这些奇葩的观点。
如果结婚非要“洗碗”,那我宁愿一辈子不结婚,哪怕对方是年轻二十岁的朱军老师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