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是枝裕和创作越趋向大众口味转变,这些年是枝就算不能说退步,也起码是放弃了进步。是指裕和在通往大师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
《小偷家族》在国内上映8天票房不知不觉已过八千万,目前已超越《银魂真人版》,成为日本电影在国内上映票房冠军(不计动画片)。这毫无疑问是个意外之喜,按这个趋势,《小偷家族》票房最终会在国内过亿。
这仅是是枝裕和第二部在国内院线上映的电影,严格讲,这是是枝裕和第一部在国内全院线上映的电影,因为年初上映的《第三度嫌疑人》仅在艺术影院联盟单线上映。
虽说八千万的票房有新晋戛纳金棕榈奖的宣传加持,但要知道奖项在国内从来就不是什么卖座方程式,冲着奥斯卡去的《至暗时刻》在国内也只区区三千多万,充满艺术气息的《至爱梵高》六千来万已是奇迹,除非这部获奖片得自带明星话题,比如《荒野猎人》。更别说以衡量电影艺术水准先行的戛纳影展,正常讲,这些影片论观众体量在国内能有五到七千万的票房已是极限。
能有那么高的票房,某种程度说明是枝裕和确实是近年国内影迷最受欢迎的日本导演,看看上影节《小偷家族》开票即被秒完足可见有多热门。《小偷家族》上映首日,多少电影自媒体在写是枝裕和,当日的推送仿佛是是枝裕和比稿大赛。
戛纳夺得金棕榈奖,在中国票房创纪录,今时今日的是枝裕和早已名利双收。当是枝裕和话题热度渐减,是否也应该回归电影艺术和创作本身,去冷静看待是枝裕和电影?当是枝裕和夺奖的一刻,我在想,这是否宣布一名“大师”的诞生?或者应该问,是枝裕和离真正大师的路还有多远?
当看完《小偷家族》,我的看法是,是枝裕和与大师的距离已越来越远。
首先并不否认是枝裕和是日本当代优秀的导演,从《幻之光》开始,那么多年下来,每一部作品都有其可看性。是枝的电影在豆瓣上几乎能称无差评,以近几年作品,今年初《第三度嫌疑人》7.1算是近年最低(但我个人反而觉得这一部有惊喜)。
《小偷家族》在主题上延续了《无人知晓》(又名《谁知赤子心》)讲述遗弃儿童,《如父如子》关于血缘和亲情,生身父母和养育父母的主题,也有《第三度嫌疑人》中的元素,对社会事件警方对嫌疑人的审讯等。
这些当然是我们最熟悉的是枝电影,但当我们认真去看一部电影时,这种主题上的讨论只是对电影较为宏观的评价,一部电影能够体现导演真正技艺,能否看到导演的技艺在不断进步,还是要从剧本,从细节,从摄影和调度去看。
《小偷家族》有感人的戏,有演员卖力“表演”所谓情感爆发的戏,这些戏在都能获影迷一片赞誉,然而我却认为这些都是是枝创作的“败笔”:剧情上处处算计,满足观众的期待,剧本的斧凿痕迹越来越重,许多内容都表达的过于直白。
比如一家人去海边旅游的戏,特别拍了一场奶奶的对话,最后奶奶口中隐隐说出了一句“谢谢”。树木希林一直是是枝电影里御用奶奶,观众无疑会期待树木希林在片中的情感“升华”戏,是枝也深明观众想要什么,于是这场戏一出,已不难猜出这场戏不久奶奶就会去世。《小偷家族》的所谓感人实际是观众和是枝裕和之间达成的某种默契。
剧本的斧凿感还体现在后段突如其来的转折,制造戏剧性。柴田一家想抛弃祥太开溜,然后被捕,再然后审讯过程还意外牵出杀夫案,影片最后大半个小时基本在靠一个个戏剧性剧情支撑。到最后用审讯方式,安藤樱正对镜头剖白内心,既满足观众“看演技”,也把影片主题用最直白的方式传达给观众。
《小偷家族》体现的正是是枝在创作越趋妥协,越趋向大众口味转变,所以变得处处显露设计的痕迹,所有内容表达“画公仔画出肠”,没了以往的含蓄。
在《小偷家族》上映期间,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正好在主办是枝裕和回顾展,一周放映多部是枝早期和中期作品,放映片源全部来自香港上映发行的版本。当可以连场在大银幕重温是枝这些电影,就更能体会到,是指裕和在通往大师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
就拿和《小偷家族》有类似内容的《无人知晓》来说,故事来自真实的社会新闻,是曾经轰动日本社会一时的儿童遗弃事件。是指裕和处理这个故事克制内敛,全片没有刻意去制造戏剧性,甚至可以说就像它的配乐一样,舒缓平和。
调度方面也体现这种冷静和平实,比如预示妹妹出事那一场戏,是指裕和只是拍摄妹妹的双脚,在凳子上踮起,然后戛然而止。片中还有几个孩子们双脚踮起的特写镜头都意味深长,他们被要求只能在屋子里,除了哥哥和姐姐其他都不能外出,当我们看到姐姐在阳台踮起脚尖,那是一种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是指裕和在《无人知晓》中并没有一定要控诉或者追求很强烈的社会批判,然而影片依然能在这种克制中触动我们。是指裕和是拍纪录片出身,《无人知晓》虽是剧情片,但基调却有纪录片的冷静和写实。
试想一下,如果《无人知晓》让现在的是枝来拍,虽然相信是枝不会以一种“剥削”的态度重现事件,但也一定会制造很多“好戏”来追求批判力度,可能他还会安排母亲最后被捕,以特写的长镜头来拍母亲内心。
是指裕和过去作品这种叙事平缓,不显山露水,表达含蓄,结尾还有余音绕梁,使他的作品得以成为佳作。《步履不停》(港译《横山家之味》)被不少影迷奉为是指裕和最佳,也最像小津的电影。这部片在人物和叙事上尽是体现这种不显山露水的特质,靠对细节和人物性格细微的描写,如涓涓溪流。
树木希林在《步履不停》里一方面看到她持家有道,乐观幽默,但在长子之死这个结上,她一直没能释怀,每年都要让那位被救的孩子过来拜祭,要让他一直内疚,良多问,都那么多年过去了,何必再这样呢。母亲只是很平静说了一句,“他不来,我找谁去憎恨。”母亲的这种丧子痛无需用过多戏份来表达,这种含蓄精准的对话已经很好呈现人物的内心。
真的不想又拿“新不如旧”这种滥调来评价,然而把《小偷家族》和回顾展重温的作品摆在一起,会觉得真的就是这样。某种程度上说明,当是枝裕和越趋大众化,投其所好,这些年是枝就算不能说退步,也起码是放弃了进步。
纵使这样,是指裕和近年在戛纳却接连获奖,《如父如子》2015年夺评审团大奖,到《小偷家族》捧起最高成就金棕榈奖,也从另一角度可见戛纳近年之“倒退”。近年戛纳的评审团越来越讲究明星效应,明星演员当评委(看看近年评审的明星,范冰冰、威尔史密斯),演员当评审主席,开出的结果不是平庸就是口味过于通俗大众,艺术视野有多大,大家也可以心里掂量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