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在过于安逸中是不会去读书的,颇有道理。所谓“文章憎命达”,生活给了我们这样或那样的磨难,才会让我们膜拜在书山脚下,从外界走向内心,开启一扇智慧之窗,在孤独中与先圣先贤、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是众多领域的门外汉,敬而远之,阅读也不例外。事实上,我们有时只是需要一块敲门砖而已。甚至由于尚未步入文学欣赏的门槛,而易产生一些粗浅似的认识或不敬的态度,不够谦虚。路遥所言“书读得越多,越感到眼前是数不清的崇山峻岭”,一点不假。
曾几何时,我读书凌乱、繁杂,没有一点儿章法,更没有选择性。有时拿起一本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书,几个小时就翻完了;有时选择一本大块头的厚书,不求甚解的我,耐性不足,手翻书动作比眼睛都要快,读完都不知道说了什么。总之,阅读了好多书,好像也没多少藏在心中。以至于我现在强烈的感觉到,我读书的收获与看书的时间及多少大大的不成比例。没有一本书的精髓能够深深地镶嵌在我心底,现在我应该追悔那已经被我浪费掉的一去不返的读书好年华,我辜负了我喜欢书的那种心情,我辜负了我读过的每一本书。
值得庆幸的是,人到中年,懂得去阅读,也不算太迟。至少可以再重新拿起一本书来没有任何功利地去品鉴。
当我沉下心来的时候,渐渐地从中有所领悟,对于欣赏的文字有了更加谦卑的姿态。读莫言的《丰乳肥臀》、《蛙》,让我深深地知道,原来不分好人与坏人,只谈人性,是那样地真实,那样地悲怆,那样地壮美。当读到《穆斯林的葬礼》的结尾,梁冰月喊着新月的名字抱起那个小女孩的时候,我泪流满面了。我在泪水中,默念着穆斯林葬礼上的悼辞:“啊,安拉!宽恕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人生的跌宕让我感到痛苦和惋惜,震撼人心的人性让我久久无法平静。而我也更深刻地知道,这一切成长,都是以一生为代价,人生没有捷径。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感悟了沉重的豁达与微笑。如果你和大多数的人一样,周期性的抑郁、孤独、悲观,不妨看看《百年孤独》,让书中孤独人的鲁莽激起你无畏抗争或挑战自我的勇气。也许,我们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别人眼中,奥雷良诺上校死去的时候,我心中一阵痛楚,就是这么想的……
渐渐地,也有了自己的审美与评判,对于一些广为流传,被一些人奉为处世圣经的所谓“心灵鸡汤”或是畅销书,可以比较冷静、客观的眼光看待,不会人云亦云,不会在群体情绪的绑架中被左右思想。因为,随着阅读的进步,更加明白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理由,更有能力判断哪些作品只是急功近利之作,哪些只以惊爆情节取一时之胜,哪些只是一时的噱头,而终将湮没于历史的滚滚红尘中。随着阅读的进步,渐渐地更加欣赏和向往陈寅恪崇尚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更有定力不受环境的左右,不拾人牙慧,不对照着别人的感悟去生活或是追求所谓的人生,因为这人生,只能由自己去感悟,对世界,需要有自己的评判。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最有仪式感的豪华“生活”。我不认同,阅读本身并不是多么高贵的事。沐浴焚香坐拥书房是一种阅读,在嘈杂的公共场所读书也是一种阅读,休息前躺在床上读书还是一种阅读。但是,谁又能否认这些阅读的价值呢?重要的不是比姿态的高下、贵贱,而是通过阅读是否增加了见识、提升了素养、达到了更积极的精神状态。
最重要的是,阅读可以塑造自我。你看书等于是敲开了智慧之门,走出来的那个人似曾相识,细细品咂,原来就是你自己。通过阅读,让你感受到心中涌动的一些情愫竟然可以用那样动人、优美、大胆的文字表达出来,产生了共鸣。为什么那些广为流传的经典千百年来还有那么多人热衷,唯一能解释的是,他们所传输给读者的普世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已被大众所接受,成为了你的精神知己。
因此,工作之余的阅读,我渐渐摒弃了一些矫情的、过分修饰的、只以离奇情节吸引读者的作品,更重于经典作品的品味、鉴赏。在与经典密切对话的过程中,你可能不断“生发”出对自己所关怀的问题具有新意义的东西来——那就是本真。在阅读中,内心不断沉淀、成长,心智也不断地得到塑造,我愿坚守生命的信仰,追求本真,并为之孜孜不倦。
借用日本禅师山本玄绛的一句话收尾。“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