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喜欢的公众号推荐了一部电影,叫布鲁克林,是一个讲述远走他乡追梦,结果回到故乡已经无法适应的故事。因为自己也有类似经历,年少离家求学,现在当着厦漂,感觉无论在哪里都是异乡人,所以周五找来观看。
爱尔兰小镇姑娘爱丽丝与姐姐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父亲早逝,姐姐靠着一份会计工作照料家人。爱丽丝没有正式工作,周末去一家杂货店兼职当售货员,女老板尖刻又势力,令爱丽丝厌烦。姐姐因无法给与爱丽丝想要的未来和生活而愧疚,帮助妹妹在美国找了一份工作。姐姐所在的高尔夫俱乐部有一位神父,他愿意帮助爱丽丝去美国,办好了签证,找好了工作,还安排好了住宿。这似乎是一个无法拒绝的机会,小镇并不能给与爱丽丝什么机会,而美国,则代表了自由与希望。
爱丽丝登上了去美国的客船,在甲板与母亲和姐姐挥手告别时满眼不舍。母亲不忍看到女儿远去的背影,船只未开就提前转身离开了。途中,爱丽丝不堪忍受船只颠簸,上吐下泻,狼狈不堪。这时一位同舱的年轻女子热心照顾她,教给她如何与人谈判,如何展示女人魅力吸引高富帅,如何卸去土气变得时尚。过边境的时候,女子告诉她,要抬头挺胸,即不要咄咄逼人,也不要紧张局促,无论如何都不要咳嗽,要有自信,像美国人一样思考,你清楚地知道你要去哪里。按照女子的吩咐,爱丽丝顺利入境,一扇通往自由希望的大门向她敞开。
初到美国,爱丽丝显得格格不入。她不懂的如何与别人友好闲聊。在寄宿家庭,房东和同住姐妹们的餐桌谈话,她似乎像个局外人。当房东问,你看起来像油性皮肤,你用什么化妆品?她回答,肥皂,只洗洗。惹得同住姐妹们嘲笑。这让她对人更有防备之心了。她每天随人潮来到一家百货商场上班,在接待顾客时,也不知道如何与人自然亲切的攀谈,气氛尴尬。商场经理找她谈话,要求她要把顾客当新认识的朋友一样,你对别人好,下次别人才会来。她回答,我努力。经理反问,你会努力穿内裤吗?不要努力,是必须!在美国的生活并不容易,没有朋友,没有亲人,也无法融入其中。这让她常常夜不能寐,思乡情结越来越严重。
姐姐从家乡寄来一封书信,爱丽丝收到后反复阅读,随身携带,常常读到痛哭不已。一次在接待一位顾客时,她落寞沉重的表情把人家给吓跑了。经理找来帮助她来美国的神父,神父安慰爱丽丝我以为你已经适应了,我早就忘了思乡的滋味了。这都会过去。他帮爱丽丝报名夜校学习速记会计,一方面缓解乡愁,一方面提高个人能力。这个转变分散了爱丽丝注意力,她白天工作,晚上读书,生活开始逐渐好转。不仅如此,她还邂逅了她的爱情,一次去参加布鲁克林舞会时,认识了一位帅气的意大利小伙托尼,幽默和善,最主要是真心喜欢关心爱丽丝。两人相谈甚欢,托尼每晚去夜校接她下课送她回家。爱丽丝开始觉得美国有了家的感觉。她开始变得开朗,变得轻松自由与顾客攀谈,与同住姐妹聊天,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然而,有一天,神父神色凝重地出现在上班地点,把姐姐突然病逝的消息告诉她。她难以接受这个事实,没想到之前分别就是永别,以后再也永远无法再见到亲爱的姐姐了。姐姐葬礼安排在周六,爱丽丝远隔重重洋,不能参加。爱丽丝买好船票,打算陪伴剩下的孤苦一人的母亲一个月。托尼担心爱丽丝回家后不再回来,希望在爱丽丝离开前偷偷结婚,爱丽丝一开始拒绝,但终于被他的深情打动,两人秘密登记结婚。
回到家乡,爱丽丝摩登的时尚女郎形象引起小镇居民关注,连以前最好的漂亮朋友都不断羡慕赞叹。她被姐姐原来单位請去兼职做会计,因为表现突出,还被领导挽留希望一直干下去。好朋友把镇上的一位高富帅吉姆介绍给她,母亲对吉姆也相当满意,多次暗示爱丽丝留下来接受吉姆。好朋友婚礼在爱丽丝返程日期的一个星期后,爱丽丝为了见证好朋友的幸福,推迟了船票。在婚礼上,爱丽丝内心复杂,想起了自己秘密结婚的事情。晚上,吉姆向爱丽丝表白,愿意给她更好的生活。爱丽丝没有明确拒绝。
第二天,杂货店老板把她叫去,损人不利已地挖苦爱丽丝,小镇上流传着有关她的风言风语,还说小镇上一位太太也在美国的侄女写信说,遇到爱丽丝与一位意大利青年结婚的事情。爱丽丝忽然清醒过来,差一点忘了自己为何要远走他乡,忘了小镇原本的模样。居民不去自我提升,以消遣别人的八卦为乐,她们习以为常,自己都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处。爱丽丝矛盾的心情一下子解开了,她不再纠结,立刻定了第二天一早回美国的船票。
那个远方,那个曾经陌生的地方,却变成了一个你挂念的心安的地方。而故乡,你怀着思念之情回去,却发现自己已不能适应,一个你失望和痛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