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36梁惠王章句下15-2》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歧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市归。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今天是丙申年丙申月癸酉日,七月十七,2016年8月19日星期五。
滕文公问,虽致敬尽礼而竭力事奉,仍不能免除侵陵的隐患,怎么办?
孟子回答滕文公说:"过去,太王住在邠地,狄人时常来侵犯。奉上毛皮丝绸,不行,还打;奉上良犬名马,不行,还打;奉上珠宝玉器,不行,还打。于是就召集邠国长老们说:‘狄人要的,是土地。土地本来就是用以生物以养人,现在,为了争地而发动战争,杀人盈野,这是弄反了,弄成以养人的害人了。我听到的教导是,君子以爱人为心,不能为了生养人的土地反以之害人,所以,我不忍与狄人争地从而害及你们。你们不用担心没有君主这事儿,我准备离开这儿。’于是离开邠国,翻越梁山,在岐山之下筑城定居。邠人说:’这是仁人,不能失去他。’跟从他搬家的人多得好似赶集一样。
也有人说:‘国家土地,是先辈传下来的,留给我们后辈世守,这不是我个人所能做得了主的。纵然遭受患难,只宜尽力死守,不可舍弃故国而到他处,这叫做守正以殉国。’
最后,孟子说:"您可以在这两种做法中选择一种。"
"子绝四",孔子杜绝四样:一,毋意,杜绝主观而一厢情愿的臆测,期望值吊得老高,又因为达不到超高的期望值而到处生气怨尤;二,毋固,杜绝固执己见;三,毋必,杜绝一定要如何或者强求如何;四,毋我,我即我执,杜绝揪住一个我跳不出来。
对照着看孟子对事的态度:孟子反对事求可,功求成。这种态度导致的行为后果是投机取巧侥幸冒险。一个人把时间精力花在这许多花样上,必然就没有时间花在正道上,这是世上最隐蔽的自欺欺人,也是对生命能量巨大的荒废和误用。
如果换作苏秦、张仪,就要弄出许多谋略策划出来。
对孟子而言,兜一个大圈子并不等于努力,努力的含义不在于垂死挣扎的千方百计,而在于生命意义的从容贯彻。一旦老老实实面对本质时,事情大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进退荣辱,也不过就两个选择而已。不耍花样,从容正道。滕国以这样一个小国,在滕文公手上建设成为史上留名的"善国",这与贯彻孟子的正道思想直接挂勾。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