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代,最不喜欢的一种作业就是“读×××,并写读后感”,因为读了之后没有感想,结果非让写点什么!而且,读这些破文章有啥用?
然而,我被狠狠打脸了。现在读任何文章,都希望并且逼自己写点什么,这时候才发现,文章之所以“没用”,全在读的人是否读了进去并走了出来。
言归正传,徐远老师的这本《人·地·城》,解答了我心里许多年前,可以说是小时候的一些疑惑,而且从更深层次剖析了城乡发展的脉络。更难能可贵的是,全文没有晦涩的经济学公式,对于我这样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来讲,可谓是启蒙读本。
城乡差距的感受
十岁左右过年的时候,我吃到了人生第一口哈密瓜,这在当时的农村可是稀罕物。哈密瓜是大姑从城里带到老家农村的,那时我对县城没有任何概念,只是有些好奇,毕竟对于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讲,农村的小伙伴和娱乐活动也够用了。这是印象中对城乡差距的第一次感受。
后来继续读初中、高中,完全“沉迷学业”,没有更深刻的感受。直到考上大学,一次暑假期间,经朋友介绍去尝试了家教,两小时的脑力输出换得了三百元服务费。也就在这个暑假,我开始认真了解老家的农地收入,才发现除了农作物售卖价格低之外,价格连年上涨的种子、化肥、农药使得单位土地的收入越来越低。一季小麦的收入折算下来只有七八百元,相当于三次家教,差距明显让人深受触动。
徐远老师在《人·地·城》这本书中,用大量的数据对比了城乡间的差距,指出农村发展长期积弱的根源在于农村集体用地的产权太弱,农民无法将拥有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可以携带进城的资金,以至于没有第一桶金作为立足城市的启动资金,在改革开放的早年,这极大地限制了农村的改革发展进程。也就是说,改革开放后,在我国整体近代化进程中,农村无法参与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
未来能选择回乡村养老吗?
以前我总在想,城市里的房子又贵面积又小,怎么可能会比老家的三层小楼生活自在呢?等到我认识到房子的价格不仅仅包含房子本身价值,更是所在位置周围配套服务设施的体现。所以阻止人们留在乡村惬意养老的根本在于,乡村的医疗、卫生及公共设施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有个大房子又有什么用呢?
政府大力投入资金建设新农村,根据徐远老师的推算,政府拨款实际能够发挥的效用十分有限,能够惠及的乡村和个人仍属于少数。
其实农村发展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给予农民放弃土地应有的收益。城镇化是大势所趋,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转移,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更能够以经济学的方式,让农村的资源向更能够利用好的人转移,最终取得双赢的局面。
过去有养儿防老的概念,在农耕文明中,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小区域,女儿嫁到远方,儿子通常就在身边,加之没有社会福利的概念,因此养儿防老有一定的道理。但如今农村的青壮劳动力,更加倾向于到城市生活,期待自己老了回家让子女照顾并不现实,长辈也一定不忍心。
农村的发展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回老家养老就只能是奢望。希望能够看到真正有助于解决农村问题的政策尽快出台,家乡能够搭上经济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