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思维的深度,不要手指的力度”这是花院长在今天的课程中讲到的,对于教师这个行业,每天面临着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的抄写或者教学工作,只有手指的力度,思维的深度又有多少?当下的教育模式亟待改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将更多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成为我们教学的好帮手,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智慧校园的创建,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我将从以下三点来提高思维的深度:
第一、将更多的信息化手段运用到课程中。
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会取代一些没有必要的重复性工作,比如:教案可以借助网络上的资源去查找,这样省下抄教案的时间,用来思考如何备课、讲课,还可以借助一些网络APP辅助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比如花院长提到的晓黑板软件,方便家校沟通,还有我们经常使用的简书、美篇、钉钉、识花等等,让我们更加游刃有余的去管理班级,让教学更高效。
第二、开足思考的马力。
思想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如果面对千篇一律的教案,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加入自己的创新和思考的话,我想这样的课即使上一辈子也没有什么意义,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了知识,能力又会发展多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思考的越多,那么学生生成性的东西就会越多,多思考,让课程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三、持续不断的学习
当一个人读得书越多,学的知识越多,思考才能越有深度和广度。任何人不可能闭门造车,书中给予我们的是伟大的灵魂和诸多的灵感,从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把时间用在读书、汲取新知识上,那我们有了更多的知识支撑,思考自然会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