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丢书大作战的活动激起很多人的批评,说是毫无意义,对此,我不认同。新世相公众号策划丢书活动,并且请到黄晓明、张静初等明星一同在地铁丢书活动。
很多报纸和公众号讨论这事,其曝光度可谓不小。
年轻人尤其关注,由此暗示,大明星都提倡读书,我有什么理由不读呢。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强大的。
一些论者认为中国人读书量太少,活动无意义。我们的社会读书量太少,不是更应该提倡读书嘛?一个不读书的人要变得愿意读书,首先从简单的书读起,新世相丢出的《无声告白》属于这类。
更奇怪的是,还有文章用收藏家好书不外借的例子驳斥丢书的品味,显得牛头不对马嘴。策划人的初衷是提倡大家读书,推广用高品味的书,尤其是学术书,怎么能推广,不是让人望而却步?
如果不搞丢书式的活动,那怎么来促进人读书?用四平八稳的方式地推广,显然效果不好。这个活动其实可以启发我们提倡读书可以采用创意的方式,也是挺好的。不久,南方都市报也悄悄搞起地铁丢报纸的活动,难道这不是好影响?读书活动引起社会的注意已经是一种成功。
丢书活动是建设性的,一些批评高考的言论十年前批评十年后还是批评,给人感觉是有惰性,没有建设性的思考。试问我们自己对于缺乏读书氛围的社会又做了什么。
新世相公众号印上自己的二维码,论者认为有炒作的嫌疑,也是鄙视,我不能同意。一个公众号有利益驱动,其实很正常,这种建设性活动比那些刻意迎合读者造成不良影响的公众号强太多。
企业做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大家称赞,新世相做到了两者统一,这个公众号也应该同样看待吧。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大意是让每个社会成员追求自身的利益,能最好地服务于普遍福利。虽为经济学观点,但恰恰是基于人性的洞察。
为社会做好事,不必否认自私的动机。只有这样,社会上的人才愿意去做实事。我们的社会经常宣传好人事迹却无形中把人当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为了某个目的缺乏欲望的神。
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栏目时有这样的事迹,本意是示范,由于政治的影响,忽略对人性的理解,示范是空的。谁愿意再做这类事?一个社会大多数人是正常人,不是圣人。新闻报道中人为了公益却缺少来源,最后很难维持的事情还少吗?新世相负责人不必否认自己的动机。
鲁迅说过,中国人批评别人常常严苛。我深以为然。这些论者批评严苛,因为他们深陷传统的非好即坏的二元思维。好须很好,差须很差,形成一种完美者思维,而且不知不觉中就有了。他们觉得一点微小的推动无法撼动强大的社会观念,换句话说,活动违背他们的预期,反而斥为无用。故而导致他们缺少过程性思维,对事情发展的一点点好的过程缺乏审视。
微好地带恰恰为现实中的常态。社会的进步需要微小的活动逐步推动的。多年前有人做贫困地区学生的早餐,开始学校少,随着影响逐渐扩大,最后成了国家的政策,达到了改变社会的效果。我想当初很多人也认为这件事无用。面对新世相公众号的活动,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双十一活动刚开始影响也不大,现在都卖到全球了。当年谁能想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