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总体来看是一本帮助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一本心理学自助性质的书籍,断言“人的所有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并就这个论点进行了铺展,我在(一)中以自卑心理和社交障碍为引,进行了梳理整合。
但正如我认为阿德勒的理论应当叫做“阿德勒哲学”,在最后几个章节,作者讨论了阿德勒所持的人生观: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这部分讨论也是可以自成一个体系的,于是就有了本篇文章。
一、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我想很多人都在某种机缘巧合之下思考过这个问题: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活着呢?
而且估计大部分人也想不出什么结果。阿德勒给了一个选项供我们参考。
他说:不存在普适的人生意义,你的人生意义由你自己来决定。
是啊,说极端一点,我们怎么跟那些出生战乱国家、几岁就夭折的孩子谈论人生意义呢?我们自以为的人生意义是对他们没有意义的。
好了,有了阿德勒这句话,我们可以自由给自己的人生添加意义了。有人说,我人生的意义在于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享受人生;有人说,我就想要老婆孩子热炕头;有人说,我要受高等教育,出国、移民。等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人生的自由。阿德勒只是告诉我们:
人生绝不是达到某个目的地,而是认真而严谨地生活在此时此刻。
是不是听上去特别像毒鸡汤?但是反问一下就可以明白了:
如果人生是达到某个目的地,那万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达到你的目的地呢?那你的人生又算什么呢?
去年夏天我们开车去长城,花了一整天时间,终于在晚上到达了长城脚下,入住了农家乐,开开心心地准备第二天登长城。
但是,第二天带给我们的是长城临时关门的通知。
我们垂头丧气地又开了一天的车回家。
糟糕透了。以长城为目的地的路程。
而我曾经有一次长途骑行的经历,我没有骑到最终的目的地,但是那次旅程每一天的经历我都终身难忘,并且足够我津津乐道好久了。
这大概就是认真而严谨地生活在此时此刻。我每天一睁眼,想到的就是今天要骑多少公里,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沿途会有怎样美丽的风光,而从不想终点。
这里岔开一句,在我还不算太长的人生经历里,我有一个感想是:不用给自己定过强的目标,也不用纠结每一样选择。我当年信誓旦旦地说我绝对不会去读研究生,结果呢,工作了一段时间又灰溜溜去考研了。选择也是一样,我们以为自己是深思熟虑地选择,然而面对茫茫的未知人生,犹如站在十字路口面向黑暗森林,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这条路到底通向哪里。
我并不是说,那好啦我们就随便过吧,不要规划也不要慎重选择。而是说,可以规划可以考虑,但没有必要太过纠结,豁达一些,人生自然会带着我们去到它要去的地方。
二、如何实现人生意义
这里说的有些远了,话归正传。如果不给人生设置目的地,我们到底应该往哪里走呢?
阿德勒给了“三步走”战略:
1、自我接纳
2、他者信赖
3、他者贡献
第一,自我接纳。顾名思义,阿德勒鼓励人们进行接受这个真实的自己。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知易行难。比如说我,就一个最表面的身高问题,也花了我很多年才接受自己的确就是个霍比特人的现实。就更别说脾气秉性,人生成就方面的事情了。
阿德勒说,我们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金字塔顶永远都是很小的一撮人,我们可以向之努力,但莫成执念。毕竟我们绝大部分也都只是普通人啊。
毋庸置疑,这是个贩卖焦虑的社会。随便上个网,处处是青年才俊,处处是你“必学的XX项技能”;躲在象牙塔里搞科研,时不时有个90后美女博导晃过你眼前……好像“在XX岁之前不能实现年薪XXX万”的人生就不值得过一样。
但是,很大的几率,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终究会平凡过一生。所以,你有没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第二,他者信赖。
阿德勒这里说的信赖,是绝对的信赖,无条件的信赖。这可能会招致争议,我们怎么能无条件、绝对的信任别人呢?
但是,你试想一下,如果你抱着怀疑之心进入人际关系中,怎么可能和他人建立纯粹的感情呢?
所以,阿德勒建议我们: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诚实的面对自己,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了没什么好遮掩的——实现绝对的信任别人。
如果依然难以接受,不妨这样:精简你的人际关系,拣选出你最亲密的关系、最想维持好关系的人,然后,无条件的信赖他们。
这就没有理由不接受了——你怎么可能抱持着怀疑,来建立最亲密的关系?
第三,他者贡献。阿德勒认为,他者贡献就是人生的指明灯。
我在(一)中提到过,他者贡献就是,积极的参与到你的人际关系中,常考虑“我能为他人做什么”,而不总是想“别人能为我做什么”。
在做到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的基础之上,最终做到他者贡献。
这让我想起最近在看的一本关于极简主义的书,作者将这种生活方式的最终落脚点也放在了“奉献”上,认为,只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
你回想一下,你的生命中肯定有帮助过别人的时刻,那些时刻是不是让你感觉很快乐?而且这种快乐是持久的。物质的满足带来的快乐只能是短暂的,新买的衣服、游戏机,可能过了两个星期就不再新鲜了,但奉献不是。
三、
我的人生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设定了一个目标,为这个目标做了详实的计划,一步步朝目标前进,但坚持了没多久就放弃了,三分钟热度,最后无法达成目标。我无法接受,我感觉到我之前的时间都被浪费掉了。
我仔细想了想原因:看不到终点,担心失败,本质就是浮躁至极。
生活就像被按了快进键。最近看历史记录片《河西走廊》(强烈推荐!!),发现古代人做一件事情真的都是以年来计算,对于我简直是不可思议。
比如,僧人萨班为了和蒙古人谈判,从西藏腹地走到甘肃凉州(今武威)居然用了两年时间;左宗棠收复新疆用了三年,而旁白竟然说是“短短的三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从出发到被匈奴扣留到出逃到西域诸国再到返回途中再次被拘留最终回到长安,竟用了13年时间;西方来的鄂本笃,为了寻找传说中的中国,从印度到凉州、困在凉州到最终能够去京师时,却溘然长逝,真可谓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而我呢,做一件事坚持一个月,没有看到进展、成效,便放弃不做了。真是不可谓不浮躁。
那我该怎么办呢?
按照阿德勒的说法,或许是这样:我在朝目标前进时,考虑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能否帮助到别人,实现价值。若可以,则即便没有到达目的地,也不虚此行。
我在努力不把这篇文章写成一篇鸡汤,哈哈。
有时候啊,因为道理太过深刻,只能用陈词滥调来表达。
我也想给自己的文章据理力争一下:陈词滥调就一定是鸡汤吗?它在成为陈词滥调之前,也是一枚打动人心的小鲜肉啊,只是因为太过炙手可热,太过深刻,导致几十年、上百年来被人反复提及,最终才变成了陈词滥调。
所以,是不是有时候也请思考一下所谓的老生常谈、陈词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