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新时代家长
中关村三小北校区鲁志民
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都很关注的一个课题,也是需要我们非常严肃认真的对待的一门学问。为人父母虽然需要非常多的知识经验,但是事实上我们在成为父母的时候是根本没有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就直接上岗的。因此,我通过几个不同的角度,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家长。
有很多年轻的家长尤其是妈妈们都很焦虑,比如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很多家长说孩子在家里我觉得他应该是十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作业非要拖拉到半小时……
我这时候会反问“你凭什么觉得他十分钟可以搞定?”然后我会说因为这样的孩子对所有成长反映出来的一个能力,它是一个综合的能力。他所谓的拖拉,实际上它可能是在缓解学校承受的这种疲劳压力之后的一种反应。它不是说像一部机器一样没有燃料了那我加个油就行了。它是一个孩子在一天学习后疲劳和焦虑以后的这种压力反应以后的一个情况。所以他可能会拖拉,因为他通过这样的行为缓解自己的压力来进行休息。家庭应该是个很安全的地方,所以孩子在妈妈面前可能会有些散漫和放松一点是非常正常的,孩子会在老师面前很努力很有学习状态,是因为他为了得到表扬。在妈妈面前他不用这样。所以说家长们觉得孩子拖拉而自己很焦虑这个问题实际上的根源在哪?我认为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这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恐惧和困惑的。
如果要有办法,假定说我们有一个魔法棒,只要我一挥向孩子,孩子们身上的问题立马没了。我相信你一定不焦虑。所以说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家长们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孩子出现问题,先别上火,先想想你怎么接受它。第二个,我们家长也要不断的学习和反省。不单是面对孩子成长的需要,更是面对我们自我成长的需要。因此我总说孩子在什么学段,我认为家长现在的水平就是什么学段家长的水平。对于很多一年级的家长的焦虑,我们总说因为一年级家长的水平就这样,所以说我们很理解你。对于一个六年级家长他一定不会焦虑现在一年级孩子这个事了,因为他的经历和遇到的问题已经是六年级家长的水平了。所以说我们要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的去学习和去反思自己的问题。因为父母也是一个很需要专业知识技能的,也要不断去反省,去总结去提高,也要不断拓宽自己的格局和认知水平。
通过大量的案例你会发现,好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培养好孩子就是第一个要有爱心,我们要有信心,要有耐心。最难得就是最后一条:有耐心。有一个很神奇的规律就是好孩子是等出来的。
好孩子是等出来的。分享我一个队员的一个故事,今年考上了本硕博连读的清华的博士。很棒是吧?她一直那种不怕遇到困难并且能够拥有一个良好心态的学生。即使在高考前一晚上,我估计她也不知道自己会考到哪里。当然也会有的孩子高考前天晚上睡不好觉了,焦虑并且压力非常大,然后就考试失常了……这样的情况每年都会出现,总是让人很遗憾。
所以我作为家长跟大家一样,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反省怎么做一个父亲。在学校我是一个老师,就可能家长对我还比较认可,学生也很认可我,但是不代表我儿子就会对我的话直接买账。
回到家我要接受我跟普通家长回家遇到的情况一样的麻烦和困难。因为我是爸爸,这个时候我不是老师了。所以说我必须把这两个角色转换的特别好,我们每一个人回到家也不是那种至高无上的权威了。我们是什么?我们就是孩子的母亲,孩子的父亲,然后这样的时候会让我们你会发现用另外一个角度去发现自己的不同。现在经常讲换位思考,那我建议大家作为父母你可以想想“我小的时候要遇到这种事是不是希望父母这样对待我就行了”。
接着说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中年危机的事。
无论我们的家长们现在多年轻,将来总有面对这个问题。尤其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赶上青春期加上更年期。我曾经的一个学生的妈妈就做得特别好。她妈妈跟她:你看闺女,我是这辈子第一次给人做妈妈,你是第一次给人当闺女,咱俩都是第一次,咱俩也都没有经验,互相凑合凑合,都体谅一下对方,都给点面子,遇到事都别这么这么较劲……然后家里的矛盾就会无形中得到化解。中年危机这件事情其实是在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中都有一些负担压力,无论是生活、工作、家庭各个方面的责任和压力都叠加在我们身上,是我们必然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的集中体现。
比如说有的还想再升职,有的希望老人在身体健康一点的,有的希望孩子在省心点的等等。当我们自我感觉开始进入这样的状态以后我认为家长们也要开始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要有一个自我成长,那就是我们要突破我们自己心灵上的一个禁区,去实现一种全新的人生状态。对此我也曾经想过一个人40岁到60岁就退休,一眼就望到头了,每天都干自己熟悉的身边事。肯定会慢慢的感到倦怠和无聊,也就会慢慢地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怎么办?我也苦恼过。因此也在反省自己要怎么做才会更有价值更有生活的意义。而对于我们的孩子,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再把压力传递给孩子就行了。
第二个你会发现家长的成长是构建家庭和谐关系的必然的一个条件。
因为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的教育理念的冲突问题,很多亲妈们觉得爸爸们是猪队友,总是缺位。而很多的爸爸们又觉得特别委屈,说你看我顾全家庭和谐的大局了。在家庭里一切都是以妈妈的方向为主,我也不想制造麻烦了,我躲开还不行吗……顾全大局成了被大家嫌弃我,指责我逃避家庭教育角色的理由。同时很多家庭中的老人也很辛苦,老人们会觉得你看我放弃安逸的退休的生活替你们照顾孩子,结果出现了矛盾以后成了我说的做的还不对了,教育孩子跟父母不一样的就是我的错,我成罪人了。
不知道这样的场面大家是否熟悉?在这个矛盾冲突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个核心问题——我们怎么理解孩子的成长与我们怎么面对自己的成长。我过去的教师经历让我见到了很多优秀的孩子都有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而一个和谐的家庭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很多家长经常说要做孩子的朋友。我认为这句话有点误导大家。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们心中的那种朋友吗?我觉得非常困难,因为角色不同决定了我们这种结果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亲子关系中应该怎么做才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呢?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做一个真实的父母就好了。真实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虚构,不隐藏,不违心的正常的呈现我们作为家长的身份和角色行为就够了。比如说很多家长很忙,那你要告诉孩子,我在干什么为什么会这么忙?孩子可能不懂,但是他会知道你的忙碌是有原因的。第二个,很多家长会有时候情绪控制不住,那你就跟孩子说妈妈今天脾气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最近的工作压力很大,具体的原因是什么。
我有几个亲子沟通原则建议:不要跟孩子说神话,不要跟孩子说假话,也不要跟孩子说空话。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对教育高度关注,也很乐于学习,结果就是听了讲座,看了很多书以后,对很多专家的说法深以为然,然后就是拿着书养孩子、听人家建议养孩子。但是唯独没有根据自己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何开展自己家庭的教育活动。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我认为特别重要,以我为例:比如说我有的时候工作特别累了,因为我要上一天课、然后还要带训练,还要话很多的时间跟孩子沟通交流……等我晚上回家是几乎说不出来话的。
我就会跟我儿子说,“爸爸说不出来了,但是我可以听你说”。要告诉他原因,而不是告诉孩子去那边玩去,现在我很烦……这样就不好了。所以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就是真实的父母,你不用担心自己有什么不足,或者我觉得挺不好意思或者觉得自己有一些不好意思的缺陷或者无能为力的地方,让自己很愧对孩子。什么样的掩饰都不需要,你就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状态就好,当然你还是要有一个判断,对一些事情要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就行。你真实而不作假,我觉得是最好的。
不做孩子的朋友但是可以做孩子的偶像。我不建议大家做孩子的朋友,也不建议大家做孩子的榜样。为什么?我建议你看看现在孩子的偶像是什么样的人?因为偶像实际上代表着孩子们的关注方向?
我平时就注意观察一些孩子们的关注偶像,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偶像实际上有一个方向指引。而榜样是什么?榜样实际上是规则和要求,你看我们树立的道德模范都是他做了什么,我们必须得按这个方法去要求自己。那样就会给人一种比较沉重的负担。
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偶像,那是不是就不能给孩子做一个偶像?我对很多家长们工作很多很忙的家长说没关系,你就好好做你的工作,你的工作的价值就会激励你的孩子在成长,作为家长不要以为孩子看不见父母的努力和奋斗,如果作为父母能够很好的引导孩子的话,那么孩子会以我的妈妈我的爸爸为骄傲和自豪的。
作为家长不要以为你干的工作是微不足道的,或者不够耀眼就不够自信。能做孩子的偶像跟你是不是领导,跟你是不是名人没有关系。只要你每天都在很敬业的工作,很努力的在照顾家人,很认真的去做负责任的事情的时候,你就同样可以成为孩子非常好的一个偶像,因为孩子会跟你去学习,去模仿。你比如说你怎么对待你的父母,我在三小女篮球队里有要求:家里长辈不上桌就不可以吃饭。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家庭里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在带篮球队和其他那几个社团去台湾去做访问,第一天我们球队的16个姑娘在开饭的时候都没动筷子,然后学校带队领导说大家怎么不吃,孩子们说老师还没动筷子,所以在等老师上桌吃饭。后来我给大家解释了一下,我说我们队里有这样的要求。因为这是我们的教育,原因只有一个,你要学会从内心深处尊敬你的师长。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不是仅仅靠讲道理,是靠行动。我们在家里头也希望我们老了我们的孩子这样对我们?以身作则一定会胜过单纯的说教。
现在很多孩子非常讨厌自己的家长把自己跟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因为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完美优秀,因此也是孩子们最深恶痛绝的一个形象。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经过美颜后的艺术照,然后你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到没有,鹅蛋脸、长眉毛、大长腿多漂亮?但是你可能没见过她卸妆以后或者没见过疲惫以后的状态?用一个美丽的瞬间来对比我们自己孩子的一个生活连续剧,我们的孩子自然会被打击的体无完肤……
所以说我们不要把我们的孩子全方位跟这张照片比,生活是个360度的全媒体的一个连续剧。所以我就反复强调说不要随便把孩子跟别人的孩子互相比较。那怎么衡量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我建议跟标准比,比如说我们在体育考试,你的任务是跑到女生是1分37秒满分。那么你的任务是跑到1分37秒就够,不要在乎你在这个小组里第几,可是孩子最在乎的是我在小组里排名第几?所以我给他解释了一下,我说你看咱们四个都很在一起都很快,你每次都跑第四,但是你每次都一分35,你是不是满分?她说是满分。
我说换个角度咱们这四个都很慢,你每次都是第一,但是你的成绩才一分45。你看你是第一了,可是你才得了个良好……你觉得怎么样?孩子说:当然不好,我还是想得一百。我说OK那么以后我们跟标准比,但是不跟别人比,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孩子在这方面可能比较有天赋,以我儿子为例,我教他打篮球,他是不学的。但是他喜欢弹钢琴。然后他喜欢去学音乐基础,已经在二年级的时候就把中级音乐基础证考下来了,中级好像是小学生和中学生中最高等级的。你会发现我们不勉强为难孩子,需要有一个前提是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关于家庭教育中父母关系的问题也是需要精心经营的。比如孩子的爸爸刷碗把碗打碎的时候不要去指责他。否则的话,你们的孩子就学会了指责爸爸了。假如你们俩有分歧,那么把门关上等孩子睡了再交流这个事。在家里千万不要试图要用一个情绪战胜另一个情绪。就像很多妈妈说的那样:我付出这么多你居然还当猪队友?你这种人良心何在?就不好了。应该两个人去想想我们双方的目标是什么?当你们把这些事情化解以后并且达成一个共识去出现在孩子的面前就是我说的偶像的形象。偶像是孩子成长的方向,你希望孩子设计成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就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培养方式。你比如说以清华大学为目标,我们谁也保证不了,但是我可以培养孩子具有清华大学学生那种踏实、勤奋、努力、乐观、向上的这种精神品质。把目标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细节上的事情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最后,大家要做尊重、赏识、认可孩子的父母。关于这条我个人认为家长们做的实际情况与理想状态并不一致,尤其是在尊重和认可、赏识孩子方面。我们自认为做的都挺好。比如夸孩子,我们不知道从哪学了很多技巧,但是你会发现孩子完全不买我们的帐……我给大家讲个例子,前两天碰到了几个家长孩子都上高中了,我们在一起交流孩子的教育。有一个爸爸说起来女儿吐槽这个妈妈说的话——你看我妈每天下了班以后回来以后说闺女亲爱的,我可想死你了,你是妈妈的宝贝,吧里吧里说一大堆……孩子说我妈太幼稚了吧?
所以说尊重孩子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尊重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可能会犯错误,但他也会变好,他会有情绪,他也可能会反常,他也会超常发挥,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所以说就是尊重孩子是一个真实的人,尊重孩子是一个成长过程中的人,尊重孩子是一个会遇到问题的人。
赏识,这是大家都希望能得到外界的肯定和赏识,对吧?对于我们家长们来说干好了也希望领导和外界的赏识。你要赏识他任何的一个方面。很多家长说孩子做的好了赏识自然是没问题,可老是做不好的话,你还让我还赏识他?那有点太勉为其难了吧?有时候想打人的心都有。所以这样的情绪就不对了。
赏识孩子的意思是赏识他的努力,赏识他的真实。假如一个孩子看到你病了,然后要给你端杯热水的时候,你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时候会不会想到这孩子的品德真好?因此赏识的这个因素其实是你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当你放过自己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赏识孩子。赏识孩子其实你放过自己了。
认可孩子,我认为这是最难的。之所以我认为这是最难的就是因为我们很难做到从内心深处去认可孩子的努力和成长。真实的认可有多微妙呢?比如说孩子上一年级,老师说咱们班今天40个人中有30个A八个B两个C。很多家长就猜我们家孩子A还是C?回家一问不错98分,然后随口问一句:你们班有多少考一百分的?孩子可能说不知道,后来微信群里大家一问,可能是25个一百分。结果当时你就焦虑了。虽然你不一定表露出现,但是你的情绪已经告诉孩子你的答案了,因此孩子的学习热情可能就给你打消一大半。
那怎么办才是正确的?你要看到考试内容方面孩子的进步和成长的问题。认可孩子最近的进步的方面,而不是仅仅只从最后的结果来评价孩子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首先要承认孩子的努力和付出,然后真实的评价孩子的进步的地方。这时候要具体而不是大而化之的泛泛空谈一下进步的方面。越具体,孩子得到的反馈就越有效果。因此,认可孩子的成长也就是接纳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孩子就在这样的一点点的认可下得到鼓励和信心,这样的成长才是真实而有效的。
做父母是唯一不用考试就能直接获得的资格,但是也是风险和成就并存的一个行业。做父母就是一个重新给了自己又一次新的认识人生的机会,做父母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反省的过程。做好父母也是一个人生修行的过程。愿我们彼此都能一起努力,做一个无愧于己也不负孩子的家长。
共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