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说过这本书,几个月前买了准备看,翻了翻,又搁置了。
最近上Mei校长课,昨天正式开始阅读这本《被讨厌的勇气》。
Mei校长说她看完这本书的感觉 恍然大悟、惊为天人、醍醐灌顶。
我也是,读完整个人豁然开朗,意犹未尽,值得反复阅读。
于是去百度了一下这位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神人:阿德勒。
【阿徳勒】
阿德勒出生于1870年,奥地利犹太人,小时候个子小、驼背、学习、成绩也不好,矮又丑,自己差点两次被车撞,五岁时得肺炎差点死去,长大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初开始是眼科医生。后来转为精神病领域,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他研究自卑20多年,特别注意身体器官的自卑,认为它是驱使个人采取行动的真正动力。曾写过一本书叫《自卑与超越》。
1911 年因突出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公开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两人关系破裂(泛性论pansexualism是把人类的所有行为都视为由性本能所驱使的心理学学说)
阿德勒创立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另建立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1912 年改称个体心理学学会,成为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
有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完善的能力,创造自我的能力。
这本书的形式颇有《论语》的感觉,以青年和哲人对话、问答、辩论来一步一步引出、呈现阿德勒的思想。
让我们一起进入这本日本哲学家 岸见一朗 和作家 古贺史健创作的《被讨厌的勇气》,开启自我启发之旅。
【金句摘录】
1.并非世界本身复杂,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
2.事件是简单的,人生也是简单的。
3.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
4.再怎么“找原因”,也没办法改变一个人。
5.人是可以改变的,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
6.过去不会决定现在,也不会决定未来。
7.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8.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所以认为错不在你。(去他妈的原因论)
9.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学。(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
10.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11.人生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12.目的论: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青少年闭门不出的目的是让父母担心。)
13.你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 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
14.你觉得讲道理太麻烦,所以选择了(对服务员)大声呵斥。
15.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女儿,使其听自己听话,而采用愤怒这种手段。
16.人不受感情支配,也不是过去支配。
17.问题不在于发生了,而在于如何诠释。
18.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针倒转。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你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19.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没有考虑到人是可以改变的这个潜能。
20.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21.答案不应该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22.我想通过对话来导出答案,而不是去剥夺你自己发现答案的宝贵过程。
23.从思考为什么会不幸福变成思考如何才能幸福。
24.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20更新。(迭代、升级)
25.你的不幸,是你自己选择的。
26.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27.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28.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都在于你自己。
29.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不幸福,不是因为过去、环境、不是因为能力不足、只不过是缺乏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缺乏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
30.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化带来的“不满”,你选择了后者。
31.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摒弃现在生活方式的决心。
32.“如果可以变成她那样的人”正是你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
33.阿德勒的目的论: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34.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到缺点,看不到优点。
35.用脸红恐惧症来逃避,害怕自己被拒绝、被否定。
36.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的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37.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38.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39.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的事实(劣等性)而是主观的解释。
40.矮个子有让人感觉轻松的能力,不让人感觉太有威慑力,所以说155的身高可以成为一种优点。
41.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改变主观解释,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
42.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
43.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性,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44.自卑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我学历低,所以要更加付出加倍的努力)
45.因果论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真正的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因为改变都是痛苦的,比如减肥)
46.优越情结+权势张场
47.十根手指头带着红宝石戒指的人就是一种自卑,且有优越情结的表现。
48.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中。
49.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阿德勒说“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50.有自卑感的人才会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想要得到周围的认可。
51.夸耀不幸,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
52.弱势特权:比如婴儿支配大人。比如“你根本无法体会我的烦恼和心情”。
53.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54.追求优越性是属于普遍欲求。
55.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向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56.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即可。
58.你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
59.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比较。
60.我们虽然不同但平等。
61.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对待,既不当作成人来对待,也不当作孩子来对待。
62.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63.当一个人想要做自己的时候,竞争会成为障碍。
64.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65.如果你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摆脱不了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
66.有很多人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会把他人都看成是敌人。
67.在于你脸的只有你自己。
68.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69过去不决定未来 现在才决定未来。
70个人的愤怒(私愤)和对社会矛盾或不公平产生的(公愤)不属于同一种类型。
71.私愤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已。而公愤超越了自身利害。
72.权力之争会发展成报复
73问题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是为了报复父母。(目的)
74.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