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理想抱负,李斯前进的第一步就是去向当时声闻九州的大儒荀子学习帝王之术。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是战国时期与孟夫子齐名的大儒,在当时早已是名满天下。公元前255年,荀卿来到楚国的兰陵(今山东枣庄),被春申君举荐为兰陵县令。
李斯心里清楚,凭借他的出身资历,是不可能谋取到想要的高官显爵的。要想达到最终的目的,就必须像张仪、苏秦那样,先去拜师学艺,用学到的本领,达到与诸侯各国交易的目的,所谓“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当时天下显学有二,分别是儒法两家。儒家讲求仁政,法家主张法治。而荀子儒法兼通,主张礼法并治,在当时诸侯国中名声很大。跟着荀况学习,是自己鱼跃龙门的捷径。经过审慎的思考,为了实现爬向上层社会的理想,李斯决定追随荀卿学习所谓的帝王之术。
据史书记载,李斯是在路上遇到荀卿,并拦车拜师的。
李斯跟着荀卿来到兰陵,在这里,李斯用心苦学三年,为日后在秦国的从政打下了坚实基础。李斯拜荀子为师,并不是想在学术上取得多么大的成就。他只不过想找寻一把天梯,一把能带他进入“官仓”的天梯,做一个过渡,丰满自己的羽翼。缘此,相较于他的同窗韩非,李斯的学识修养显得不是很出色,但是李斯对于帝王之术却有着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在日后的实践中,他可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将政治权谋运用得出神入化。
他勤奋努力的同时,十分关注当时各国的局势发展。环顾天下时局,李斯觉得自己的家乡楚国不会重用自己,楚王也不足以成大事,其余国家又太贫弱,只有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蒸蒸日上,国势强盛,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仕秦才能施展抱负,才能有前途,因此李斯决定西游入秦。
临行前,李斯去向老师告别,荀子劝李斯不要走得太匆忙。李斯回答说:“常言道,得时无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今天下最稀缺的是人才,各国争雄,实际起决定作用都是士人。学生绝不会错过这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荀子又问道:“那你为什么一定要去秦国呢”
李斯说:“现在形势已然很明朗,秦王有吞并天下的决心和实力,所以学生要入秦以求建功立业。”
说到这里,李斯多年压抑在心中的酸楚和愤懑喷涌而出,激动的说:“处于卑贱地位而不设法改变自身状况的人,连畜生都不如。人一生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如果久居卑贱的地位,长期生活在穷苦之中,而不有所改变,还标榜什么‘无为’,什么君子不谋‘利’,这绝不是人的真情实感,这是虚伪造作的。因此,我李斯没有别的想法,就是要去秦国谋求富贵。”(“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鹜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读完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位急于改变现状的青年学子内心激烈的心跳;更能明晰的听到这个对人生探索还处在青涩阶段,但不甘人下的进取者既自卑又纯真的呐喊。
李斯把改变直接卑微的地位、猎取荣华富贵,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这既是他一生孜孜以求积极进取的动力,但也成为葬送他身家性命的祸源。
俗话说,知徒莫如师。了解自己学生的,莫过于授业的老师。
据史料记载,“李斯之相秦也,始皇任之,人臣无二,而荀卿为之不食,睹其罹不测之祸。”意思是说,当李斯做上秦国丞相后,秦始皇非常信任他,重用他,大臣当中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然而他的老师荀卿,却预见到李斯将要遭受不测之祸,因而为他担心忧愁,以致饭也吃不下去。
按道理说,师以徒荣。学生成为大秦帝国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老师该为他高兴,感到荣耀才是,然而他太了解这位学生了,对于李斯的飞黄腾达,荀子不但不高兴,反而更加忧虑,担心他会为了保持权势地位做出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遭受不可预测的祸患。
事实证明,荀子的担忧是必要的,最终李斯因为贪恋权势而不得善终......
李斯告别师兄弟,踏上西游咸阳的行程。至于李斯如何在秦国打拼,实现自己“仓中鼠”的理想,济安下文再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