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和林律师是相亲认识的。第一次见面后,林律师似乎对青青很感兴趣。约她周末去附近的一个森林公园两日游。青青拒绝了。她觉得林律师什么都好,但似乎不是她想要的类型。而且两个初次见面的人,第二次相见就进行一个两日游不太合适。
于是这段相亲就这样告一段落。两个本来就不同世界的人,又回归各自的轨道,继续前行。生活就是这样,你会遇到一些人,短暂的交汇,然后陌路。
就这样兜兜转转两年。两年后的一天,因为单位的一项业务,她去律师事务所咨询相关程序。很意外碰上了他。青青不知道,他原来挂靠在这家律师事务所。当然,他们只有短暂的一面。介绍人除了吹嘘对方的工作学历之外、经济条件外并没有透露太多的信息。
他约青青一起吃饭。可能是因为年岁,也可能是因为疲惫了。在兜兜转转寻寻觅觅那么久之后青青也想找一个人停留。又或许觉得当初那样快的拒绝太过草率。她决定给自己和对方一个机会。于是,去了事务所旁边的莱茵阁。
这顿吃饭吃的还算满意,林律师主动的帮她切了牛排,还点了她喜欢的杏仁露。青青第一次和他吃饭就点了这个。青青内心是欢喜的。她甚至觉得或许这就是缘分,冥冥之中,注定他们会再次相遇然后相守。在得知对方,还没有合意的对象之后。林律师开始频繁的约会青青。青青也欣然赴约。
但是,一段的相处后。青青觉得似乎什么都对,就是感觉不对。她跟林律师的世界相距好远。她的世界,单纯简单,他一眼看穿。他的世界,纷繁复杂,她完全不懂。两个人很陌生。在偌大的包间里吃饭,一个坐长桌的这头,一个坐长桌另一头。席间,听林律师说他曾经经手的各类案件。其中的勾心斗角和人性灰暗,让青青无所适从。吃完饭,两人相对无言时,竟在包间看电视。
她不了解他的过往,他也从不细说。她只知道他曾经有一个相处了7年的女朋友。后来,分开了。他亦无心去了解青青的世界。他只知道青青,重本毕业,国企上班,人事单纯。
或许这世界所有的情感都有一个期限,过了这个期限,人就失去了等待和爱一个人的能力。于是,学会了隐藏自己,不再有过多的期盼,冷却自己身上的温度,变得经济实在。
他们相处不久,林律师就频繁透露,他想结婚的念头。林律师比青青大六岁,的确,他这样的年岁,是该成家了。他之所以对青青有兴趣,或许只是觉得青青适婚适育。
他依旧频繁的约会青青。每次约会,把车停在青青单位楼下,人站在车门外,看青青一步一步向他盈盈走来,然后,为她拉开车门。餐桌上会为她切扒夹菜。晚上,他也会主动发微信,道“晚安”。一切如程式化般,正确,没有温度。青青感觉不到牵挂,感受不到温情,甚至,连牵手也觉得生硬,拥抱也觉得陌生。
记得,在一本书上,一位香港女作家说:“我们身处在一个鸡肋的世界,生活上有太多食之无味的存在。上至婚姻事业,下至中午时分匆匆吃下肚的那个盒饭。”
这是一份鸡肋的爱情。她感觉到了一份年岁带来的恐慌和无奈,他是如此,她亦如此。
某一天,青青打电话给自己的弟弟,诉说了这份情感困惑。弟弟说:“我不希望你因为年岁,因为车子房子,因为经济条件,去嫁一个不爱你的人。”那时候,她像获得大赦一般,挂掉电话,就哭起来。
我们终其一生寻找的,无非是那个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静心倾听你的人。
青青记得很久之前自己说过:“我不会嫁一个,我不确定她爱我,并会给我带来幸福的人。”
年华会带给我们困扰,但是,不能因为年岁,就匆匆跳进一段不确定的婚姻里面。这个速食的时代,我们更要擦亮眼睛,静下心来,去选择一个人。
他们就这样走散,回到各自的轨道,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