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非常知名的理论叫做六度空间理论,讲的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联系,通过六层关系就可以全部实现。
我觉得现在这个理论要更新了,随着互联网革命的逐渐深入,人类之间的社交关系,沟通效率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大量的互联网社交软件,社交网络从各个维度把人链接起来。20年以前,你要找一个失散多年的童年好友可能难如登天,现在,只要你有需要,不用费多少力气就能把幼儿园的同班同学都一个不拉全部找到。
互联网极大的扩展了我们社交的范围,弥合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便捷、高效、持久。在农业社会,社会的流动性非常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局限于乡里,镇上,一个村中有多少人可能相互之间了如指掌,一个人的社交圈子平均不会超过几十人。可现在呢,只要经受过大学阶段的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认识个各种同学校友就得超过300人,加上工作以后伴随城市的变动,工作岗位的变动,跳槽等因素,就算再不善于社交,再内向寡言的人微信朋友圈里至少也有个几百人的好友。我们按照最低程度估算,假设平均一个人的好友数为100人,那么他的二级人脉(朋友的哦鞥有)就是10000人,三级人脉就是100万,四级人脉就是1个亿,五级人脉就是100亿!全世界有多少人口?恐怕截止2016年还没有超过100亿人口吧?可见六度空间理论已经落伍了,现在要在世界上联系另一个人,只需要5度空间甚至4度,3度空间就足够了。这还是保守估计的情况下,据我所知,随便一个做销售的人,或者社交能力比较强的人,朋友圈里都有1000多人,封顶5000人的也不少见。这意味着一些大的问题,一些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传播的效率极大增强。对于企业来说,口碑和客户体验的好坏比任何广告宣传都要来的有用。
伴随社交网络的发展和人类信息的大爆炸,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趋势。比如社群。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对于群体认同和群体安全感的需求很强烈,以前靠乡镇里的传统社会关系就能够满足这样的社交需要,区域的认同感牢不可破。但是现在呢?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2500多万人口,城市跨度超级大,人越发显得渺小;手机里的联系人越多,反而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就越强烈,因为看似谁都可以成为好友,实际上哪个的关系都一般;看似社交沟通的手段和效率提升了,实际上社交的成本在大大增加,建立稳定的关系的成本在增加,对于感情投入和感情维系的要求更高了。
看似茫茫人海,点头之交很多,实际上呢,真正关心你的,在有危难之时能够出手相助的朋友并没有增加。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一天都是公平的24小时,工作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因为出差和跨地域工作以及城市面积大,路上通勤时间增长等因素,每天下班回家都是一身疲惫。真正能够倾心交流的,让人很舒服的亲密关系,亲密交谈的机会反而变少了。从这一点上讲,科技的进步真正提升了人的生活水平了吗?真正提升了人类的幸福感了吗?真正改善了人类的生存质量了吗?
信息在不断地爆炸性增长,人们筛选有效信息的难度增加了。看似网络公开信息很多,真正能穿透广告和噪音等垃圾信息找到有效信息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或许信息鸿沟并非是减少了,而是进一步扩大了。对于那些没有能力使用互联网的农民和社会底层来说,他们事实上已经被信息化的大潮淹没了,被社会的发展所抛弃了。尽管社会生活依然存在着他们所熟知的比较原始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依然存在着信息科技世界,工业世界,农业世界等多样化的生态空间,可事实上这种进步的差距正在越来越大。这其实,也是自然界发展的一种规律,所谓的贫富差距,在这样多方位的能力差距下,变得越来越大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从以上的感想中,我体会到,坚持本心很重要,懂得取舍很重要,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获得和拥有很开心,放弃很难。可人生就应该在这样的多样性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人不能跟着社会大潮盲目地走,因为所谓的民意其实往往是平均化以后的结果,是妥协以后的结果,普通即意味着平庸。或许普通并没有什么不好,以社会的舆论作为自己的大脑当然省去了很多自己思考的功夫,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当然可以使自己看起来更安全了,可这真的正确吗?社会的舆论就一定正确吗?约定俗成的东西就一定值得遵守吗?我觉得未必如此的。
在平均学历水平只有初中的中国社会,保持独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其实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能力或许短时间内并不能直接带来多少好处,可是把视野拉长到整个人生,用10年,20年,30年的维度来看,则最后能够胜出的往往是这些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正是因为目标明确,懂得自制,明白取舍,才活的更轻松一点,更通透一点,也更纯粹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