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0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9月13日“崔律·100天精力和时间管理训练营”第6.4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制作属于你的能量宝盒。今晚回家试一试。
<实践日志>
1.我在本讲中学到的点:
第1部分 对时间的态度
通过崔律今天的课程内容,又增进了对时间的了解,过去我认为时间那么冷,今天发现它也可以很暖。突然觉得时间就像自己的一面镜子,你冷酷它冷酷,你温柔它温柔,你幸福它幸福。之前剖析过的时间意识的概念,侧重于时间管理意识(掌控时间的几个层次),是很客观很有目的性地去看时间去利用时间。而今天课程所说的时间意识侧重于对待时间的态度。比如柳比歇夫对时间的崇敬感,充分利用每一份每一秒,时时考虑实效。一生的时间会变得很长很长,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
如崔律所说,把时间当做朋友,不再仅仅是一个利用时间的层面,而是要学习向柳比歇夫那样创造时间,认识事物的时间,享受生活乐趣的时间。柳比歇夫在一生中做了那么多件事,不仅仅是工作,不仅仅是阅读,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还有教育子女、乡下居住、栽培植物、培养青年一代……,也就是时间不仅仅在你觉得重要的事情中重要,而且反倒会在你忽视的事情当中变得更重要。怎么讲呢?你重视的事情,你会格外警惕时间的利用,而你忽视的事情,你忽视时间的投入,也忽视时间的效率。反观自己,每次看电视或者逛街都会有一点愧疚感,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完全没有放松到自己,更没有体会到休闲的乐趣。因此,在休闲项目里我并不懂得挖掘时间的价值。再拿一个例子剖析一下:
昨天听一位同学聊天,说自己每天工作之外就是带孩子,连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想了一下自己,也曾经抱怨过没时间,连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心生疑问“连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这句话背后是什么逻辑呢?
潜意识里还是认为拿出时间看电视是比较容易办到的事,可我连这个时间都没有,我真的是没时间。我抱怨这件事的内心假设:1)看电视是消磨时间的事,看店是是不应该的,我连电视都不看我在忙正事。2)没时间的时候重要拿看电视来说事,说明还是有要看电视的想法的,毕竟大家都在看电视我也想追追热剧,在看剧中嘻哈生活。3)看电视就会上瘾就会停不下来,就会做不了其他事情。分析得出,我是不敢看电视,并不是不想看电视。
再看看柳大师对待具体时间的勇敢精神,它不怕做更多的事,他怕不做事。他几乎从未抱怨过自己没有时间。他善于琢磨具体的时间。他学会了如何同跳动着脉搏的、正想溜走的“现在”打交道。他不怕屈指可数的、日益减少着的余年。他小心翼翼地延长时间,紧紧攥住它,尽量做到不无浪费时间,连点滴时间都不放过。他对时间就像对不可或缺生活口粮那样重视。人生的每个方面都值得如此。(我好像把后几天的作业做完了)
第2部分 统计休闲娱乐
1)基于时间记录的月度和年度统计,柳比歇夫每月小结、年度总结中会把所有干了的,读了的,看了的统统收集到一起,加以计算,分门别类。
2)除了正经的统计,还要统计休闲娱乐。比如娱乐65次,后面就是一张清单列举了看过的电影和喜,听过的音乐会,参观过的展览会。
3)基于统计事实去了解自己才是真的了解。柳比歇夫是真的了解自己,而我们大多数人是想当然的以为自己了解自己。
第3部分 统计幸福
1)详细记录休闲事项,在时间记录的时候备注栏里详细备注电影名,电视名等等。
2)依靠时间记录和统计来统计幸福(不正经的事),依靠记忆不仅不靠谱,还容易逃避和拖延。
3)给自己制作能量宝盒,能量低的时候就拿出来读啊读,直到满血复活。
2.我在实践中的亮点: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1)我想崔律一定统计了很多幸福,可数据多了就不那么好管理了,该如何从头管理好要统计的内容呢?比如聊天截图那么多你是怎么保存和整理的呢?查找的时候又是如何快速找到的呢?
2)关于统计这件事,Atimelogger系统自带统计功能吗?需要我们导出数据后自己在统计吗?比如看电影的次数,系统会计算结果没我们吗?如果会,在备注里需要怎么写。如果不会,这个统计如何在记录就能有效记载便于后期计算呢?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刚刚我不小心把作业都删除了,心想完蛋了白写了。然后立马想办法解救,虽然没全部救回来,但也还是找回来一大半,重新写第二遍算是逼着自己精进表达一遍吧。这个过程本来会让我心烦气躁的,但理智让我先想办法,然后再情绪化。我想这应该归功于这几天长篇大论的实践作业,因为写作业的过程就是思维练习的过程。(中午本该好好睡觉的,想补听课程,真是有点贪心了,差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小确幸,小确幸,小确幸)
5.[附加题]我想统计的项目清单:
1)看电影的数量2)看电视的数量3)看小说的数量4)约朋友吃饭的数量5)旅游的目的地数量6)听歌的数量7)陪孩子去公园的数量8)陪孩子观察过的事物9)自己做过的大餐数量10)和拆书帮小伙伴约见的次数
他几乎从未抱怨过自己没有时间。我造就注意到,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不,最好还是用另一种说法:他们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些。
柳比歇夫对待具体时间的勇敢精神使我大为惊讶。他善于琢磨具体的时间。他学会了如何同跳动着脉搏的、正想溜走的“现在”打交道。他不怕屈指可数的、日益减少着的余年。他小心翼翼地延长时间,紧紧攥住它,尽量做到不无浪费时间,连点滴时间都不放过。他对时间就像对不可或缺生活口粮那样重视。
时间是进行创造的时间,认识事物的时间,享受生活乐趣的时间。他对时间满心崇敬。原来,一生完全不像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么短暂。这里问题不在寿面长短,也不在工作安排得满满登登。柳比歇夫的经验在于充分使用一天中的每一个小时,一小时的每分钟,时时考虑实效。一生的时间是极长的时间,在一生中可以把工作干个够,可以读大量的书籍,可以学会好几种语言,可以出门旅行,可以饱听音乐,可以教育子女,可以在乡下居住,也可以在城里居住,可以栽培植物,可以培养青年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