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接受教育的这些年,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件事,第一就是小学时期的全国“减负”政策,第二就是自问学习到底为了什么?有什么用?
仿佛那时学习考试就是终极任务,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目的意义何在?现在长大了,回想起自己的自问还很有感触,现在我能准确的说出为什么要学习?因为我切身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而是透过知识强大自己的内心,健硕自己的信心,重塑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学习的人普遍素质较高,她会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她会有自己的标杆和尺度,她有自己的理想,在工作中,学习的人会对于会议精神更好理解,对于富含技术性的工作上手更快。这就是为什么要学习,也许是为了你与别人与众不同一些。
一直觉得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不健全,太过于注重成绩,忽略了人文的培养。好多高科技犯罪屡见不鲜?为什么?我想应该是他缺乏人文培养,他只是学习的机器,对于分数的追求高于自我的审视,他可能在犯罪的那一刻都很迷茫,对于罪的本质完全不理解,因为他泡在书本里没机会接触。
那为什么以前的知识分子却很少有犯罪的?就像我爷爷,父亲这一辈,他们那时候的学习体制正处在不健全的时代,周遭一切事物都模糊不清,反而增添了几分人文关系,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技能,所以他们身上有一种成熟,是后代的知识分子无法超越的。也正是这样,那时候的知识分子很单纯却很人文,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气势。
现在看来似乎是“自负”,我却觉得那是他们的“风范”或“风骨”。他们对于人的定位是非常清楚的,有些事情他们也不屑去做。我爸爸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不愿为了自己的仕途在领导跟前点头哈腰、好话说尽、谄媚奉承,在他看来,那就是有失风骨、有失文人气节。但现代社会的人早已利益熏心,哪顾得上什么风骨,早已抛诸脑后,只求结果。最后反倒是油嘴滑舌之人高高在上,即使这样,在我爸眼里,真的是一文不值,我想这就是文人的气节与高度吧?可能很少有人理解。但某种程度上,我很佩服他。
最近发现高中语文课文里,现在的孩子还在读文天祥的《正气歌》和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感叹这么多年过去了,教材竟然没有多大改编。倒不是说这两篇不好,只是这两篇的内容未免也太过于偏激,悲壮了。是忠君爱国理想的极致,爱国一定要走向死亡才代表爱的壮烈吗?文章仿佛告诉我们生就是为了完成悲壮的死!好像唯有死的义无反顾才算正常。这对于同学们来说是正确的导向吗?这是当今社会需要的吗?为什么美感都要走向悲壮的刑场?有没有可能让美感走向花朵?走向森林?
但不得不说,中国的应试教育还是有必要的,否则对于寒窗苦读的学习来说是不是太不公平?拿什么丈量文化底蕴?
但我更希望以后的教育可以向人文教育偏一些,不要只停留的口头,而是要切切实实的拿出一些手段,让我们的孩子不仅有学知识的本领,也要能辨黑白、明是非、有美感、懂思考的“正常人”。而不是愚忠、愚孝、愚钝的“考试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