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写<史记>过程中,进行了十几年的素材积累。<史记>是司马迁知识体系的载体。《史记》分本纪、列传、书、表等文体。大致可以看出司马迁如何按人名按事件按年代把原始素材整理出来。
那些素材不是如杂草般随意生灭,而是需要太史公精心照料布局,形成体系,生长成一棵知识树。每当有新的素材到来,他知道将其安放于何枝何叶,同时也就知道了新的欠缺,进一步补充新的素材。所谓见地通透、让知识树生成。
从这个角度理解,做笔记不是逐字逐句摘抄摘录,而是一个素材记录和构件知识树的过程,是再加工过程。
- 记录一个术语,同时补全其内涵外延应用场景。
- 记录一个人名,介绍其基本资料和主要贡献。
- 记录一个疑惑,要把上下文描述清楚
持续对素材再加工,保持其完整性并及时更新,到用时能顺手拈来。
记录的同时清空大脑
从认知的角度,构件知识树的过程,也是让大脑里有用没用的东西即时卸载,把知识想通透并输出,减去了认知负荷,顿感轻松,写作时也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