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楠天下的太阳花
1
天下兵法,独独喜欢《孙子兵法》,世间兵经,最爱这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见《孙子兵法·谋攻》)。
前几天,专程搜集了一组数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协约国5497600人,同盟国阵亡人数3382500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在5500-6000万人之间。
战争的惨烈性和残酷性,让我们现代人崩溃,战争真不是人类应该干的活儿啊。所以,老孙说,不直接在战场上见分晓,就让人臣服,是最好的兵法。我简直爱死他了(我们不是基友)。
于是,我就把兵法移植到我的谈判理论中。
不在谈判桌上针锋相对,不用拼个鱼死网破,甚至都不须谈判,就赢得了对方或者赢得更多。
这就是我在谈判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不谈而胜”。这也是我谈判讲义的核心思想。
2
什么是框架呢?它是一种化繁为简地解决复杂问题的绝技。
你们有吃小鲫鱼的经验么?回想一下,用筷子夹住颈骨,两面吃肉,就剩下脊椎骨和鱼刺。
这就是吃鱼的框架法。谈判中提问也一样,我把它称为“框架式提问”。
现在,我给大家分享几个特别有趣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面的主角,通过各种框架式提问,“润物细无声,框你没商量”,无形地限定沟通对方的应对思维,从而实现“不谈而胜”。
3
以前经常出差,曾经,在一个车站附近茶饮休息室喝茶,这里也销售日用快销品。和老板聊天,谈到休息室的经营秘诀。
最开始,每次顾客来,服务小妹都会问:“喝咖啡么?”或者问,“喝牛奶么?”日用品销售稳定,但休息区一直很清淡,和两者的使用面积相比,坪效差别非常大。
后来,老板咨询了一个营销高手,回来只用了一招:再问顾客时,只问“你喝咖啡还是喝茶”,或“你喝牛奶还是咖啡”?很奇怪,自此以后,休息室的生意提高了50%。
进休息室的人,都是想进来坐坐,比较随意。问“喝咖啡么?”选择就是可喝可不喝。
买的概率是50% 。
如果换成“喝咖啡还是牛奶?”尽管顾客也会说,都不喝,但你已经给顾客提供了两种选择,并且是显性选择。顾客选择买的概率变成了至少67%以上。很多客户对于说“都不喝”会感觉不好意思,大家都明白商家是做生意的,不是免费的公益场所。
这就是一种谈判中的框架式提问技巧。
显性选择是“二选一”,隐性选择是“三选一”,大半的被提问者,都会在二中选择一,选择的概率100%。这种框架就是把对方思维限定在两种对我都有利的选择中。
二选一,你随意,客户无处可逃,被框住了。
4
前几天,听一个小妹讲要求加薪的故事,对老板的谈判技巧,我“哇”了一声。
小妹工作状态一直都很好,想找老板谈判加薪,希望每月能有10000元。职场中,谈判加薪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没有三板斧,不要开金口”。
如果老板说,只能够给你8000元,干不干随你,估计你会拂袖而去。可这位老板没这样做。
她把小妹请进自己的办公室,热情地冲上咖啡,然后嘘寒问暖。最后为难地说,我们公司你这个级别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你想要多少?
“肯定要8000元。”
小妹中招了。
“你看,你刚来公司才一年,在同级别同事中,你工资也挺高的。你知道,我也是大方的人,就6000元。”
你当然心不甘情不愿。最终,你还是以8000元赢得胜利。表面上你胜利了,因为你赢得了老板的上限。而实际上你输了,因为你的目标是10000块。
小妹讲完这个故事,我对这个老板刮目相看。
这就是框架式提问的第二种表现模式。老板先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然后给你设置一个框架5000-8000元,把你“框”在里面,最后不谈而胜。老板压根儿就没谈10000元的待遇,而你糊里糊涂,感觉自己赢了。
这种框架式提问表现为“上下限”模式。
如果你希望以什么结果实现你的谈判目标,同样,把你的目标“框架”下来,直接告诉对方,这是你的底限。
5
还有个广为传播的段子,神父,教徒与香烟的故事。
一位教徒说,神父,我可以在祈祷时抽烟吗?
另外一位教徒说,神父,我可以在抽烟时祈祷吗?
一个得到神父严厉的训斥,另外一个悠闲地抽烟。抽烟有害健康,像我这种SB会说,因为我从不抽烟。
但是,从谈判的角度来说,抽烟的教徒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这是第三种框架式提问:更换语序。
就像你哄女朋友开心一样。人啊,要学会爱自己。但是呢,和你在一起,我要先爱你,再爱自己。不管这是不是装逼的神,你女友肯定会心花怒放。
6
第四种框架式提问模式:拟人化对比,它的效果有若神助,让你哑口无言,无法辩驳。
有次上班路上,坐公交车,一个时髦女郎抱着一只宠物狗上来。我不懂什么藏獒,金毛还是松狮,凭直觉,这只狗看起来很金贵。
“司机,我可以多付一份车费,给我的狗狗买个位置么?”
“当然没有问题。不过,你要让你的狗把脚放在地上。”
全车哗然……
美丽的女子乖乖地把狗抱在怀里。
7
前面,我们讲述了四个小故事,形象展示如何通过“框架式提问”让你在谈判中“不谈而胜”。我们再回顾一下这四种模式:。
第一种:二选一模式。
第二种:上下限模式。
第三种:换语序模式。
第四种:拟人化对比模式。
这些模式都有些共性,通过提问,设计一种框架,让谈判对方掉入我们预先设置的“框”中,使对方自然而然地按照我们的思维来做事。
不仅仅在谈判中,工作和生活的很多方面也可采用框架式思维。
我把它看成是一种普世思维,任何场景都可用,可以说是“学好谈判,终生有用;学会框架,处处可用”。
本文系作者楠天下的太阳花《不谈而胜——谈判春秋实战演义》培训讲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