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先生在统编教材四到六年级培训班上讲的第三个问题是“理清教材框架,让教学目标更加明晰”。
他说:小学换了百分之四十一左右的教材,这个比重是比较大的。很多老师把注意力放到了如何应对新课文。这很重要,但更应该对课文有一个通盘的把握。
我的理解:统编教材新换课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教学中必须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但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语文统编教材教学,更应该关注“老课文,新教法”。特别是要关注老课文所在年级、学段、单元的位置,更新我们对老课文的认识。假如出现“穿新鞋走老路”,这就背离了教材改革的思想,也错失了很多机会。
他还说:随文学习,出发点是好的。问题是,教学出现了一种倾向,知识体系被弱化。 如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知识体系被弱化的偏向,老师不敢理直气壮地讲知识,教学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
我的理解:语文学习一定要将语文知识,这是语文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性。我们教学中要本着一定的语文教学体系,比如识字写字教学,一二年级,我们关注写字教学的习惯养成,关注识字方法的积累,关注写字教学中的笔画顺序;到三四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我们依旧要关注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在写字方面,不仅要关注把字写正确,还要思考,我们学生的书写工具,从铅笔过渡到运用钢笔写字的过程学习。再到五六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我们要注意写字的行款,写字的整洁美观;到第四学段,就要展开硬笔书法中行楷字的训练实践。仅就识字写字教学,我们的系统性非常清晰。当然,各个学段,要完成各个学段应完成的任务。教学中,理直气壮地教学课知识,是语文老师的教学本分!
他还说: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如情景交融,有感情朗读,比喻等,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义反复。 对小学语文知识点的排列要搞清楚。 统编语文教材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改进。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内容目标更清晰,教学要点明确,备课时应当抓住“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我的理解:每节课只有40分钟,如果教学目标确立没有取舍;如果教学内容没有筛选。势必上课的时候就会产生“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那么课堂的水分充斥其中,我们一节一节地上语文课,却没有“干活”。重点不突出,难点不明确。一课一得,有侧重缓急,教学才会张弛有度。
他还说:教材在重建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这是“隐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不刻意强调体系化,以防止过度的操练。 他还说:四五六年级备课,建议重新温习《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部分的十条认真研读。这十条是比较具体的。
我的理解:下面的内容就是课标中的重要的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重温这部分内容,让我们能自觉得反省,对照课标,还原每一册的目标,每一单元的目标、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目标。
他还说:把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设计通盘考虑,结合所在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来用好教材。基本按照教材的编排来设计教学,也可以对现有教材的单元结构进行重组,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来安排语文学习的某些基本要素。
以语文“基本要素”的侧重点来组成教学顺序与线索,课文则是服务和体现这一顺序与线索的。
不是那么机械地分割、镶嵌知识点,不是重回以知识点为中心的训练,但每一课总要有“抓手”。
认真研究教材编写的结构框架表,把每一单元、每一课的知识、能力、方法的要求提炼出来。
我的理解:知识与人文熏陶并举,打开语文教学的思路是正确的,在追求教学的系统连贯性、阶段性,更应该对照标准细化到位,更好的做到“理清教材结构框架,让教学目标更加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