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表演 | 生活是电影表演的艺术源泉!
一切艺术都要反映生活,一切创作都是以生活为源泉。这是共 性。然而电影与生活有更深一层的关系。许多演出艺术,如舞蹈、京 剧、歌剧、杂技都是对生活形态的变形、提炼、创造,以一种远离生活 的形式感来反映生活。比如芭蕾舞的脚尖技巧与功夫,京剧的唱腔、 水袖、武打功夫。话剧表演接近生活,但也有个舞台感和台词功力问 题。电影对话之日常性不同于舞台对话的戏剧法则。因此,唯独电影 表演直接运用生活经验的语言,它的重要技巧就是对生活本身的理 解、把握,以及用生活本身的形态去反映生活。因此,电影创作,包括 表演创作、拥抱生活、热恋生活、熟悉生活、创作性地运用生活语言是 非常重要的。许多电影艺术家、理论家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这一同样的 观念。
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说过“:电影艺术的基础和可能性在于 它使每一个人和每一事物都保持其本来面目。”
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也谈到“:电影的使命就是用世界自身的直 接形象重塑世界。”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伊皮洛从 常生活领域的亲电影性”,提 出“电影是对日常生活中非常事物的发展”“。电影的真正领域是平凡 的事物”“。我们可以超越日常性,却不可漠视日常性”。电影“教会我 们品味日常的平俗事物的魅力”。艺术有可能通过电影创造“世俗神 话”“,通过神话的媒介、平凡的琐事可以获得特殊的(艺术)价值。”电 影本体这一基本规律不可能不作用于银幕表演。电影演员自然要掌 握表演的基本功和人物塑造方法等小技巧,然而更要掌握生活这门 大技巧,这个更宽泛的基本功,即对生活本身蕴藏的艺术晶体创造性 地发现、理解和运用。李雪健、吕丽萍、赵子岳等优秀演员在表演研讨 会上都谈到了创作中生活这门大技巧:如何理解人,如何研究人,怎 样观察生活,怎样体现生活。记得年影协“演员之家”发生了一 场关于赵丹的表演与崔嵬的表演的争论。当时我们几个刚刚从电影 学院毕业的学生对赵丹的表演提出质疑。赵丹在运用舞台技巧、演戏 技巧上确实很有功力,但在银幕表演上却露出演戏痕迹。崔嵬的表演 在银幕上那么真切、自然,富于魅力。因为他运用了生活这门大技巧。 特别是《老兵新传》中的老战,演员本人的性格气质魅力与角色的性 格气质魅力,在热情、质朴、丰富的戎马生涯的浓厚的乡土气上达到 最佳的结合。崔嵬的思想感情和经历与角色重叠,演员表演得心应 手,戏不是演出来的,仿佛是自然地流出来的。那么贴切,那么舒服, 符合银幕表演的独特规律。这场争论说明了电影表演既需要表演的 技巧,也需要生活的大技巧。在这个意义上崔嵬的表演在电影美学上 具有独特的价值。还有《小城之春》中韦伟的表演、《十字街头》中赵慧 深的表演,都是在平凡中蕴育着生活独特美、电影独特美。电影发展 到今天,更需要这种风格的表演。因此在研究赵丹的表演的同时,也 应加强对崔嵬、赵慧深式的表演的研究。有人认为崔嵬的表演缺乏技 巧,殊不知电影演员除了要掌握学校专业技巧外,还要到生活中去, 在人生中学习大技巧。电影创作靠的是对人的体验,这必须在社会大课堂学习。崔嵬运用了他一生的积累,创造了辉煌的银幕形象:战长 河、朱老忠、宋景诗。某种意义上崔嵬是用一辈子准备角色的。任何 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的源泉,必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然后将它 体现为艺术。电影表演应加个“更”字。然而,艺术规律被忽视了、破 坏了。也许还有经济的原因。很多演员刚下火车、飞机就被拉到外景 地拍摄,把体验生活这堂课给省略了。谢晋当年拍《红色娘子军》,坚 持让演员下生活,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与人物,要求祝希娟整个创作 中枪不离手,寻找人物的自我感觉。世界的优秀影星都很重视生活。
美国男星罗伯特德尼罗为了拍《纽约纽约》,专门去学萨克斯管。为了拍《出租汽车司机》,在纽约当了半个多月的出租汽车司机, 去体验这个职业所面临的一切。为了演好《教父》续集,专门去意大利 西西里岛体验几个月生活,学会了那里的方言。为了演《愤怒的公 牛》中的拳击手,在原型人物国际著名拳击手拉摩塔的指导下进行了 近一年的拳击训练,被打得鼻青脸肿。最后拉摩塔认为德尼罗的拳 击几乎可进入世界拳击的前十名。这说明德尼罗这类好演员所以 能获得奥斯卡奖,成为著名影星,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十分重视体验生 活与生活体验。前几年拍摄的《老井》,继承了《红色娘子军》的好传 统,导演带着摄制组到农村体验生活。为了演好巧英,梁玉瑾每天要 挑二桶水爬山坡;为了演好喜凤,吕丽萍每天早起分钟,干各种农 活,做实地小品练习;张艺谋更是每天背四五趟石板,实打实地凿上 个把小时石头,学农民的吃喝拉撒睡,揣摩他们的神情,寻找人物的 感觉。可近来为经济原因、为省钱,结果省来省去把艺术中最关键的 省掉了。不少年轻演员讲应酬、讲交际,热衷于找记者上挂历,很少考 虑生活体验与体验生活。